陈汉平,男,汉族。1937年生于福建省闽候县。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随后在附属龙华医院和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从事针灸临床与研究。1964年11月至1965年8月,在北京中医学院援外培训班进修针灸学。1969年4月至1971年7月,在上海第二医学院法语培训班学习法语。1972年5月至1974年8月,赴阿尔及利亚援外,任医疗队医师兼法语翻译。1979年4月至1981年6月赴法国巴黎Necker医院肾病研究中心(INDERMU-25)进修免疫学。1981年晋升副主任医师,1987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实验针灸分会理事长,上海市针灸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针灸杂志》编委会主任,《中国中医药年鉴》副主编,第六届上海市科协委员,《上海免疫学杂志》第六届编委会编委。曾任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上海市针灸学会理事长,第五届上海市科协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等。从1984年、1986年分别被聘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以来,共培养硕士20名,博士15名。主编《中国针灸年纪》(1993),《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针灸分册》(1995),《实用针灸手册》(1996),《针灸临床研究进展》(1997),与裘沛然共同主编《新编中国针灸学》(1992),参与编写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230余篇,共获省、部级成果奖9项,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

陈汉平掌握法语和英语,曾22次赴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10余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工作、考察或讲学。1989年曾作为中国政府科技代表团专家组成员,赴前苏联参加“中国科技日”活动。1995年作为世界卫生组织顾问赴越南考察针灸工作。陈汉平在治学上,追求海派学术风格,主张兼收并蓄、广采博纳,在继承中医、灸学传统的基础上,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努力争取把传统针灸学同现代生物学、医学有机地互相渗透和结合,乃至最终互相融合。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