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从1980年以来以“衡法冲剂”,先后治疗各种疾病215例,均取得一定疗效,兹就一些病程较长,久治不愈或患有多种疾病,症状复杂的“久病”“怪病”,并附血液流变学的测定作为治疗前后对照的80例,总结于下:

一、一般资料

凡“久病”或“怪病”的患者80例中男性41例,性39例。计久病50例,中男性26例,性24例。怪病30例,中男性15例,性15例,所患的病种范围涉及内科的心血管、神经、精神、消化、泌尿,生殖系统以及外科、妇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慢性肝炎、慢性肾炎、乳房癌术后、结肠癌术后、子宫功能性出血、颜面色素沉着、术后疤痕形成、声带肥厚等疾病。

二、诊断标准

1.久病

(1)病程在一年以上者;

(2)治疗效果不显著。

2.怪病

(1)患有两种疾病以上者;(2)症状和体征多而复杂者,经治疗效不显著。

三、实验依据

我们采用血液流变学作为实验依据,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球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等项目,先以60名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作为标准指标,然后对80名患者进行测定,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

四、衡法冲剂的服法

一日二次,每服一包,开水冲服。

五、疗效评定和治疗结果

1.疗效评定

(1)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血液流变学测定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血液流变学测定好转;

(3)无效:症状、体征和血液流变学测定无变化。

2.治疗效果

80例中显效46例,好转34例,其中久病组显效29例,好转21例;怪病组显效17例,好转13例。经统计久病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P值均<0.01。全血粘度,血球压积下降,血沉加快,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等升高,提示了“久病”患者相当一部分具有气虚血瘀的倾向。治疗后,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除男性压积P<0.05外,其它各项均为P>0.05,可以肯定“衡法”疗效。又如“怪病”组的患者治疗前,除血球压积外,其它6项指标明显升高,P值均<0.01,说明“怪病”患者大多血液粘稠度增高,具气滞血瘀的倾向。治疗后,血液粘度明显下降,全血、还原粘度及红细胞电泳,血沉等恢复正常,血浆粘度,K值也逐渐下降,P<0.05,其中压积下降,可能由于病种及个体差异,加之例数较少,还需进一步观察。

六、典型病例

1.久病案

(1)顽固性头痛

刘××,女,32岁。偏头痛已有3年,每于情志不遂则发,发作前眼前发花,继而右侧头痛,牵引颈部,痛剧时不能忍受,影响睡眠和饮食,先后服阿斯匹林、苯巴比妥、谷维素,初服有效,久服则不能止痛。患者唇青,眼眶青紫,舌紫苔薄,脉细涩,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粘度下降,血瘀凝于足太阳经脉,通则痛,予“衡法冲剂”1周后,头痛消失,继续服半个月以巩固疗效,复查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粘度等恢复正常。

(2)眩晕

刘××,男,56岁。患高血压、高血脂已有五载,精神萎糜,头晕耳鸣,胸闷肢麻,食欲不振,唇紫,巩膜血丝磊磊,舌有紫斑,脉弦,血压180/110mm汞柱,血清三酸甘油脂1150mg%,血液流变学测定血浆粘度升高。血液污秽,脏腑失其濡养,肝肾失去平衡,“污秽之血为瘀血”,给予“衡法冲剂”,连服45天后,病情已明显减轻,血压170/90mm汞柱,继续服药3月,血压稳定,血清三酸甘油脂下降至253mg%,血液流变学测定已正常。

2.怪病案

(1)癫痫

李××,女,42岁。宿有月经不调史,一年前又因家事纠纷而患精神分裂症,虽长期服镇静药物,但病情时有反复,平时性情烦躁,少寐多梦,手心及肌肤灼热,工作劳累或月经前则语多喃喃,甚至胡言乱语,吵闹不休。月经愆期,腹痛量少,血块磊磊,舌有紫气,脉弦数,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粘度上升,血瘀阻于任脉心包,气血阴阳失其平衡,投以“衡法冲剂”,半月后病情趋向好转,经来亦畅,嘱停服一切镇静药物,继续服“衡法冲剂”3个月,患者即使劳累,病亦未发,月经亦按时而至,复查血液流变学转正常。

(2)肝厥

周××,女,46岁。患者于1976年行乳房癌手术,1977年又行卵巢切除术,1978年再行甲状腺癌手术,以后连续多次发生昏厥。发作时神志不清,上下肢发紧,每次持续10分钟或数小时不等,缓解后神志即清,但仍发音困难,不能高声讲话或唱歌,平素头晕耳鸣,胁痛隐隐,饮食不馨,舌红苔薄黄,脉弦而有力,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粘度上升;术后有瘀,气血不通,肝脉失养,虚阳上逆,蒙闭清窍如服血府逐瘀汤14贴,病情有所减轻,改服“衡法冲剂”2月,肝厥未作,音唱歌如常,血液流变学测定亦正常,随访2年,病未再发。

七、体会

1.本文总结“衡法冲剂”对某些属于“久病”、“怪病”的疾病疗效观察,提示活血化瘀疗法是治疗某些疑难杂症的一种值得采用方法。由于观察例数较少,有些问题可能还未能完满地阐明,但是,活血化瘀疗法作用可靠,适应症广泛的特点已初步得到证实。

2.久病与怪病有瘀,古代医籍早有类似记载,我们通过多年的医疗实践,认为这个理论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提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决不仅仅是增加一种治疗方法,而是设想一切疾病包括一些疑难杂症的病理状态,均为气血失畅,活血化瘀疗法不仅能活血化瘀,而且能理气行滞,从而从理论上说明活血化瘀疗法所以能疗效可靠,适应症广泛,也为攻克疑难杂症作新的尝试。

3.血液流变学测定具有双向变化的特点,即一部分血瘀病人表现为血液粘度的增加,而另一部分血瘀病人表现为血粘度的降低,这与中医认为血瘀从其病因上又有血实和血虚两种不同分型是类似的。文献又认为,血瘀证经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是双向性,即有升高和下降两种情况,即血球压积高者是多表现为下降,而血球压积低者多表现为上升。本文对“久病”、“怪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观察,与文献资料相吻合。

活血化瘀疗法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双向反应,以及以往文献指出,活血化瘀疗法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平滑肌、结缔组织和免疫等方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衡法”的药理作用。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