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优点是辨证施治,强调整体观,这不仅在辨证论治时要做到人与自然、气血与脏腑、体表与体内相呼应,而且在具体疗法上应实行整体、综合治疗,外治之法古已有之。早在《内经》中就有用桂心清酒以熨寒痹的记载。《金匮要略》治疗头风用炮附子为散加盐摩涂痛处。《太平圣惠方》在论述痹证时专列“治一切风通用摩风膏药诸方”及“治一切风攻手足疼痛用淋蘸方”二节,举方20余首,专讲痹证外治方药。清人吴师机则更为发扬,吴氏认为内服药有“殊途同归”之妙,并强调外治法也应辨证,“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类风关是一个病程漫长,反复发作的疾病,需长年累月服用药物,因此保护胃气非常重要。祛风散寒的药物大多药味苦涩,久服易伤脾胃。为了达到祛邪不伤正的目的,对类风关病人主张采用综合治疗,内外合治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将直接敷于患处,可使药力直达病所,产生迅速有效的止痛消肿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是外用,较少中毒之虑,可比较大胆的采用药性较猛,有一定毒性的生川乌、细辛等,从而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