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1966年3期188~189页

摘要:我们以中医补肾法及保肺功(中医气功,参合现代医学的呼吸操)为主,来治疗阻塞性肺气肿,兹将治疗三个月以上资料完整者30例的结果,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

接受中医及保肺功治疗病例,均排除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原则如下。

一、辨证用药:

1.治标:短期应用,一般在1~2周左右,痰湿重者以治降气化痰或健脾燥湿之剂;痰热重者治以清肺化痰;兼外感者治以宣肺达邪等法。

2.治本:以补肾法为主,一般应用3~6个月左右。1)偏肾阴虚者,症见气逆喘息,耳鸣目眩,心悸少寐或见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腰酸遗精等,脉细弦滑或弦细,舌质红见剥。治以保肺1号片(首乌、女贞子、龟版、熟地、桑椹子、当归、陈皮等制成)。2)偏肾阳虚者,症见动则气急,怯寒,夜尿频而清长,面色苍白无神,脉沉细或濡细,舌质淡胖或青紫。治以保肺2号片(熟地、五味子、巴戟天、仙灵脾、仙茅、蛇床子、大茴香)。3)肾阴阳两虚者,兼见上述二者主证者,治以保肺3号和(补骨脂,胡桃肉,菟丝子,杜仲,川续断,熟地,复盆子,当归,甘草)。

二、保肺功:病人入院后,经过各项检查及初步处理后,即由专职护理人员教功带功,每日二次。每一周学会准备功(第1~3节)锻炼腹式呼吸,配合吐纳练功,为今后各节主功打下基础;第二周开始教练主功(第4~9节),每天教一节,全程二周教完。第10节为结束功,其中各小节内容可穿插在各节主功之后附教。

以后每日早晚各练功1次,教练人员在旁领功,并及时纠正姿势。

讨论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肺气肿病名,但依据患者均有长久咳嗽的历史,以及它的主要特征为动则气急,甚则不动亦喘,似属中医“虚喘”范围。前人所说“咳喘”“短气”“咳逆上气”中,也往往包括本病在内。

肺气肿发病缓慢,病程缠绵,势必“久咳多虚”。正虚又易感受外邪,不少病人往往虚实并见。在邪实方面,则以肺气不宣,痰浊逗留,痰热互阻等较为多见。在正虚方面,则以肾虚为主,其病机为肾气不纳,也有少数病人兼见中虚气弱,我们在治疗上也适当予以照顾。前人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这一论断,极有参考意义。

本病的治疗,当咳嗽、咳痰等症适当控制后,治疗则往往着重在治虚培本方面,其中补肾法为最基本常法。

肺气肿时治肺补肾,固然可以减轻症状,增强体质,但无论中西医治疗,对这种组织衰退性疾病来说,究竟还是迂迥徐缓。要使病人呼吸状态迅速有所回升,早日恢复劳动能力,不使病情进入完全不可逆的地步,一般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呼吸能力的锻炼,特别是膈肌运动的锻炼(膈肌为主要的呼吸肌,占整个呼吸量的3/4)。

我们除了用中医补肾法作为基本治疗外,特以中医气功参合现代医学的呼吸操,动静结合,整理出一套操练方法,把练意志、练吐纳和手足躯体的体操活动配合起来,使呼吸运动深、长、细、匀,中医气功着重练丹田吐纳,其中包括着锻炼腹式呼吸,在肺气肿的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经上述治法处理后,病人气急症状有很大改善,一般病例在1-2个月后见效。治疗前Ⅳ级气急者有13例,治疗后减为1例(该例X线胸片示纤维条纹阴影较广泛、横膈粘连,.对疗效有影响),且多数病例减为I级和不气急的范围。膈肌活动度左右两侧都有非常显著的改善,膈活动上下1厘米,可有270~350ml空气出入,这对气急病人呼吸生理的调整,有很大帮助。杨氏、汪氏等亦有类似报告。此外,肺功能复查中,亦有一定改进。今后拟加强随访,争取病人主动合作,坚持练功,及时服药,防止感染及伤风感冒,生活规律。总之,以上结果说明,中医补肾法及保肺功不失为一个防治肺气肿的有效方法。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