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1998年5月19日。

主诉:哮喘病史11年,加重2月。

现病史:18年前鼻囊肿术后咳嗽半年引发哮喘,之后每年9月份发作。96年乳癌术后,哮喘发作尤频,无季节性。近2~3月,每天下午起病,用地塞米松,博利康尼,酮体芬等不能完全控制症状。刻下:哮喘夜甚,不能平卧,伴胸闷心悸,汗多,尿频,便溏。

舌象:苔薄黄腻。脉象:脉弦。

听诊:两肺干罗音。

辨证分析:痰湿阻滞,肺失宣肃。

治则治法:宣肺化湿。

处方:黄荆子9g 桑叶、桑白皮各9g 茵陈9g 银杏4枚 嫩射干9g 藿香9g 柴胡、前胡各9g 平地木15g 苦参9g 蝉衣6g 玉蝴蝶4对 胡颓叶9g 地龙9g 生甘草9g 7剂

中医诊断:哮喘(痰湿型)

西医诊断:过敏性哮喘

二诊:5月26日。

药后喘缓而自停激素,哮喘平起,痰不畅,拟前方加辛夷6g 黄芩18g 川芎9g 石菖蒲9g 川厚朴6g 7剂

三诊:98年6月2日。

近期化疗,喘甚伴下肢浮肿,拟前方加:陈葫芦30g,猪茯苓各12g,防己9g,苍白术各12g 7剂

四诊:98年6月10日。

哮喘和浮肿均有缓解,再拟前方加减。

黄荆子9g,川桂枝6g,赤芍、白芍各18g,细辛6g,青皮、陈皮各9g,姜竹茹9g,姜半夏9g, 石菖蒲9g,川芎9g,桑叶、桑白皮各9g,谷芽、麦芽各9g,焦六曲9g,猪苓茯苓各12g,防己9g,陈葫芦30g,嫩射干9g,胡颓叶9g 14剂

五诊:98年6月30日。

药后哮喘缓解,拟益肺补肾。

黄芪15g,防风9g,白术15g,孩儿参12g,女贞子12g,川桂枝6g,赤芍、白芍各18g,细辛6g, 杜仲9g,桑叶皮各9g,桑椹子9g,桑寄生12g,平地木30g,陈葫芦30g,车前子15g

六诊:98年10月12日。

前方加减服用三月余,哮喘一直未发。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