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维持生命和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食物的功能作用是按其所含的营养素和某些其他成份来决定的。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即性味)也就是“食性”。食性的理论来源是以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同时又与中医中药的理论相结合,用于阐明食物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理论体系。四气即温、热、寒、凉四种,此外还有一种为平性。不同的性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温热性具有祛寒、助阳、生热、温中、通络等作用。寒凉性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生津等作用;平性具有健脾、开胃、补肾、补益身体等作用。

五味是中医用以归纳解释药用食物的药理、营养等作用和用于指导临床用药配膳的依据之一,食物的天然味道反映了该食物所具有的化学成份,各种味道都有其相应的成分所选,也各有其作用。如酸味常具有开味胃、收敛、固涩等作用。苦味食物常具有泻下、清热、燥湿等作用以及健脾补肾、健筋强骨等作用。甘味食物常常具有补益、缓和、解毒、开胃、生津等作用。辛辣味的食物常有散寒、行气、活血、助阳等作用。咸味食物常有祛痰、软坚、补肾等作用。四气五味不同的作用,其实质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作用的强弱与其所含营养素的高低以及完全程度有关,作用的强弱与其所含营养素的高低以及完全程度有关,这些相素理论,经临床多年验证确有科学性。

辨证施食是辨证施治在食治领域中的创造性运用,具有辅助药治,促进康复的重要作用。对“证”的本质有如下概念。

1.“证”就是“证候”的简称。“证”是包括病人患病时的主观感觉和体征在内的(即主诉和体征)。“证”不同于症状或一个综合症群,而是概括产生疾病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的体质而表现不同“证”。因此中医的“证”比现代医学所说的症状与体征有着更深刻的涵义和内容。

2.“证”是病程生理过程中的综合反映。(1)“证”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影响下,整体体质反应特征和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脏腑经络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2) 也是生命物质在疾病过程中具有时相性的本质反映,是一种以临床功能变化为主的“整体定性反应形式”是在疾病过程中所发生的病理,生理的综合性反映,表现为某一特定联合体过程中具有的特征性表现。其特征表现有异病同征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3)“证”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的阶段性。

3.“证”是一个动态概念。(1)“证”始终处于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了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即邪正斗争)的综合趋势。(2)也疾病过程中病程生理演变的连贯性,和相对阶段性的动态反映。因此不可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证”。(3)临床上应该在辨病的基础上,抓住当前“证”的表现辨明表、里、虚、实、寒、热,予以针对性施治或施食。

“证”成了治病的依据和决定治则方药或施食不可缺少的指针,其实质是指导临床治疗时的实用诊断,是论治和施食的依据指标,是为论治和施食服务的,是论治、施食的前提。不辨清“证”之所属,就不能行治病之实。

4.食性理论是辨证施食和辨体质施食选食、用食时的重要依据。辨体施食是根据中医理论对正常人,分成不同的体质,然后根据各人所具体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则能调整阴阳方面的偏胜偏衰,能有利于健康,也能防病于未然,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人体体质可因遗传、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有不同。不同的体质在生理、病理、心理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根据中医阴阳平衡和整体观学说,结合现代医学,经临床多年观察,发现成人体质类型和各型特征有以下几种。

寒型、极寒型、热型、极热性、平型、平偏寒型、平偏热型,以上是七种成人的不同体质,然后根据各人的体质进行选食。以食物不同性味分成温补、清补、平补。以供不同体质类型的人服用。

温补性食物:一般含热量较高、营养滋补性较强,适用于秉赋不足,久病体弱、阳虚、或寒型体质的人。清补性食物一般热量较低。适用于体质怕热、易兴奋、多汗、咽干口燥、血压、血脂过高等情况者,即热型体质。平补型:为正常人的阴阳两虚,气血两亏,寒热交错,半表里证体质也可适用,即平偏热或寒型体质。对温补、清补性食物也可交替用。利用脾多种的功能,以药食结合,治疗不同疾病:

1.脾主运化,常用于治疗胃肠病。采用不同的药膳食疗。

(1)益脾和胃法;(2)健脾理气开胃法;(3)理气健脾法。

2.脾统血: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贫血症。采用补中健脾,益气生血之法。以药食结合治疗,常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3.脾主肌肉:用于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采用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之法。

4.四季脾旺不受邪:用于治疗间质性肺炎与支周炎。脾气失旺可引起许多疾病,许多疾病又可使脾气失旺,间质性肺炎与支周炎由以下几种情况常可引起。A.营养不良、b.病毒及特种病原体、c.反复上感、d.肺内异物或治疗不当、e.免疫缺馅等等。

其病机多属、秉赋脾肾不足,外邪客肺后,肺脏邪留,久则气阴受损、肺脏脉络瘀阻,宣肃失司、痰浊留恋,导致脾肾亏虚,损及真元。治疗以健脾补肾,清肺祛邪,活血通络,敛肺止咳,益气养阴,扶正固本为基本治则。方药以自拟的“间支验方”为基本加减。辅以药膳配合。

临床证治经验

注重后天之本,强调辨病辨证论相结合,以整体调治为核心,辅以饮食调护相配合。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当外感六淫之邪,内为饮食所伤,均可出现病理现象,尤以肺脾二脏病证更为多见,因此调治肺脾病证,是治疗小儿疾病的关键。在治疗小儿疾病时,着重调理脾胃并提出治“脾虚”,不仅在脾还应顾及肺与肾。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小儿脾虚的研究,提出了“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新病名。并指出此病是由于小儿脾气不旺、肺卫不固、久则及肾所引起。对此病的治疗,在健脾的同时,兼清肺热,旺肾气。拟有“增免抗感方”,“增免方”,而获良效。对脾虚纳呆小儿所拟健脾1~4号方剂,分别对脾弱气虚,脾阳不振,脾胃阴虚,湿浊阻脾等证型有明显疗效。改革剂型,制成糖降剂,并结合食疗以提高和巩固疗效。对小儿脾虚泄泻的治疗,自拟的健脾止泻方,并辅以食疗指导、疗效显著。对小儿的外感咳嗽,如急性支气管炎和轻症肺炎、尤以病毒所引起者应用清热解毒,宣肺达邪的“板(蓝根)麻(黄)汤。”可以不用西药而治愈。对夏季的小儿暑热症,人参白虎汤将人参改为西洋参,立“清暑生津汤”以达到益气养阴,清暑生津之目的。总之,治病不在言论,重在疗效,这就是先生唯效是求的学术特点。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