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41岁初诊:1997年5月28日。主诉:左腮部红肿疼痛四天。四天前患者左腮部出现红肿疼痛,张口困难,不思饮食,无发热。夜寐欠安,大便偏干。本病遇劳则发,反复数次。体检示:左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见约2×2cm2红肿,有压痛。在第二臼齿所对之颊粘膜上,可见肿大的腮腺导管开口。舌淡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为:发颐(化脓性腮腺炎)。证属:热毒蕴结,气血凝滞。治拟:清热解毒,佐以扶正。内服:柴胡9g 玄参9g 桔梗5g 象贝母9g 黄芩9g 夏枯草9g 生黄芪30g 太子参30g 丹参30g 银花12g 生山楂12g 天冬12g 全瓜蒌15g 菊花9g 生甘草6g 局部外敷金黄膏。

次诊:97年6月4日。患者左腮部疼痛减轻,红肿亦有消退,食欲不振,寐安,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内服:原方减菊花,加生米仁12g。

按:患者按次诊方服药5帖后痊愈。本患者症状遇劳则发,反复发作,病属慢性,为脾胃积热上蕴,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聚而成。唐师在清泄少阳、阳明之热的同时,考虑到遇劳则发,提示患者体质虚弱,在劳累后,正不敌邪,故疾病反复,因此,在祛邪的同时,适当予以扶正,扶正不留邪,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