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钧

唐汉钧(1938年—),男,汉族,江苏江阴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从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顾伯华先生,深得师传。现为国家教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第二批领先医学专业重点学科——中医外科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上海市中医乳房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中国中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学会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科委中医学临床研究委员;上海市新药审评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级职称学科组评审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主任医师。1983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辞典》、美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1995年获上海市卫生局先进、上海市名中医称号,为上海市57名“名中医”之一。1997年获上海市十佳医师提名奖。

唐教授学术上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崇尚“治外必本诸内”、“治病必求其本”的学术思想,主张外病内治;重视调治脏腑、阴阳、气血、经络的平衡;治本中尤重脾肾,扶土益肾为扶正根本,祛邪则广用清热解毒、和营活血、化痰软坚、祛瘀消肿等法。精于歧黄,既精研外科诸法,又有深厚内科功底,擅用敷贴、熏洗、垫棉、缠缚、结扎、药捻、挂线、拖线、切开、针砭等法,内外合治,对乳腺病、甲状腺病、周围血管病、下肢慢性溃疡、小腿病、肛门痔瘘病、皮肤顽疾、皮肤淋巴肿块、乳癌术后放疗、化疗调治及外科疑难杂病等均有精深、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慢性溃疡常经久不愈或愈后复发,唐教授在临床认为,疮腐虽净,而新肌难生或不生,其关键在于疮周“瘀滞”与全身 “虚”的存在,在国内首先提出“祛瘀生新”、“补虚生新”的学术观点,丰富了祖国医学愈创理论与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其研制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的资助,并进而从宏观、微观,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了该药促进创面愈合、缩小或减少疤痕的机理,进一步阐明“腐去肌不生”的原因在于“瘀”与“虚”的存在。对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除辨证选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调摄冲任法外提出了益气健脾、疏肝活血法治疗,完善了治法;对于乳癌术后调治抗转移,主张扶正祛邪,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正本充实,邪不可干。1987年“浆细胞乳腺炎瘘管期的临床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92年“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调摄冲任疏肝活血治疗乳腺增生病激素失调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垫棉压迫法”、“婴儿肛漏防治”、“烫伤中医治疗”分别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中西结合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及首届齐鲁杯优秀奖,1996年“乳宁冲剂对乳腺增生病催乳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单胺氧化酶的研究”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1998年“祛腐化瘀生肌中药灌注等法治愈复杂性窦道43例”获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1998年获日本国中医学成果奖——本泽三等奖。1999年,“复黄膏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著有《实用中医外科学》、《实用中医乳房病学》、《中医急诊医学》、《中国历代名方集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外科》、《中医治癌秘诀》、《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外科》、《中国大百科•传统医学卷•外科条目》等20余部著作。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