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全血或血浆丢失的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为①阻止继续丢失;②恢复并维持血容量以保证组织灌流;③保证血循环有足够的携氧能力。

不同病情,此三项目标有不同侧重点。出血是造成低血容量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及早地迅速止血,而休克是出血的结果,只有纠正休克才能维持生命,并为止血提供治疗时间。一般情况下,此三项同时进行。若病人休克不重,在抗休克同时,治疗重点在止血;反之,休克严重,并可危及生命时,应以迅速恢复血容量为重点,并兼顾止血。

(一)止血 视其病因而定。一般有手术止血与非手术止血两种。对于由于凝血因子缺陷或减少所致出血,应输注相应凝血因子,临床常用的有新鲜冰冻血浆、血浆冷沉淀物、纯化Ⅷ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血浆制品及浓集血小板,分别用于治疗缺乏这些成分引起的出血。

(二)恢复血容量 用以恢复血容量的制剂甚多,以下分述较常用者。

1.晶体溶液 包括电解质溶液,常见的为等渗盐水、乳酸钠林格液、碳酸氢钠林格液(后两者又称平衡液)。等渗盐水在体内存留时由于其含氯量高于血浆的50%,大剂量使用可致高氯血症反加重酸中毒。乳酸钠林格液的电解质含量与血浆相似,且输入后1/3留在血管内扩充血容量,2/3补充细胞外液,故可恢复血容量,改善内环境,降低血液粘稠性,疏通毛细血管灌注,从而纠正酸中毒,防止肾功能衰竭,维持肾细胞正常功能,又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同时也补充了钠盐,故该制剂已是目前主要扩容剂。但若有肝功能异常、严重血容量不足、长时期(超过5h)休克和婴儿血容量低者,因有影响乳酸代谢因素,故宜改用碳酸氢钠格林液。

2.右旋糖酐 是一种长链分子葡萄糖。根据分子量可分为超低分子量、低分子量、中分子量及高分子量四种。临床用于扩容者以6%中分子量与低分子量为多。其特点是输入后,可疏通血管内淤滞的红细胞,增加组织内灌注量,促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中心静脉压上升,末梢血管阻力下降,循环时间缩短,心搏出量增加,心与脑血流增多;且能抑制细胞代谢,降低组织耗氧量。但排泄较快,维持胶体渗透压及扩充血容量效果短暂;在肾血流量明显减少时可产生不可逆性肾小管阻塞。大量输用时(30ml/kg体重)可出现凝血机制障碍。据统计,有出血倾向者约为30%。另在体外有使红细胞产生自凝现象,影响血型确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因此必须在输用前抽取血标本。鉴于上述缺点,本制品常在输电解质液基础上适量输注。

3.干血浆 混合人血浆的冻干沉淀物,再经真空升华去水制成干燥剂,内含5.5~6%蛋白质。临用时,用相当于原血浆容积的0.1%枸橼酸液溶解。在特殊情况下可用注射用水、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溶解。此溶解剂pH大于9,大量使用不利于保持机体酸碱平衡。应于3h内输完,以防加溶液时可能带入的细菌继续生长。另因系ABO血型混合,可使受用者,尤其是AB型血型患者的红细胞发生溶血。此制品已逐渐被淘汰。

4.新鲜冰冻血浆 在采集全血6h内取自1~2个供血者的血浆,迅速低温冰冻。它含有全部凝血因子,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也作扩容剂。

5.血浆蛋白溶液 亦由大量人血浆制得,蛋白质含量为4.5%~5%,其中92%~97%为白蛋白,其余为球蛋白。

6.全血 是未分离的血液,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一般在枸橼酸盐葡萄糖(ACD)或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CDD)液中保存。但血液在储存中可发生一系列变化(详见大量输血反应),因此特殊情况下应采用新鲜血。所谓新鲜血的标准不一,通常是指采血后6h、24h、3天到5天内的ACD血。肝素血是另一种新鲜血,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应于采血后24h内输完。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应在ABO及Rh血型相同个体间进行。

(三)用于恢复红细胞携氧能力的制剂

1.浓集红细胞 新鲜全血分离后移去血浆即得。根据移动血浆之多少,可分成不同浓度的红细胞,其中以红细胞压积为70%者最佳。本品含有原血中大部分白细胞及血小板。

2.冰冻红细胞 浓集红细胞经液氮低温冰冻,可保存数年。输用前需融化、洗涤、重新制成悬液。常用于稀有血型、有严重输血反应史者。

3.洗涤红细胞 浓集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数次,再配成悬液。用于有输血反应史、某些血液病及免疫性疾病患者。

4.全血 见上述。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