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伤寒夹疝气)【因】素有疝气。时发时止。复伤寒湿。直入太阳之里。膀胱气化失利。则诸状发矣。疝名有七。其始皆因于气。故曰疝气。然有内外之别。或发时诸状复现。发过全无形迹。或素有定所。发则心腹胀痛绞切。

冲逆攻突。发过则罢。而腹部仍有瘕聚者。均名内疝。或睾丸肿坠掣痛。牵引小腹。或外肾肿溃。脓水淋溢。二便滞涩。阴络不利者。皆名外疝。考之古训。多责之肝。其实内外诸气散列。而病踞阴部。皆足以致之。

【证】发热头疼。脘腹满痛。阴囊肿硬。茎肿溺涩。大便燥结。此为寒湿直入太阳之里。气化不利之一例。其余七疝。不克备载。

【脉】疝脉弦急搏指。凡弦数有热。弦紧有寒。弦细亦为寒湿。弦濡而数为湿热。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治】伤寒寒湿。直入太阳之里。膀胱化气不利。引动素因疝气者。宜五苓散加独活、防己。其他疝证。别有治法。惟仲景独以寒疝为名。所立三方。亦以温散祛寒、调营补虚为主。而子和治法。又以辛香疏气为主。

谓肝得疏泄。而病愈矣。用金铃子散。虎潜丸等法。可谓发前人所未发。且治疝之方。必加治气之药。

【秀按】疝气之病。虽多责之于肝。实与诸经亦多有关系。《内经》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又云。督脉生病。从小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又曰。脾传之肾。病名疝瘕。又曰。三阳为病发寒热。其传为疝。又曰。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此《素问》言诸经之疝也。《经脉篇》云。足阳明之经病。疝腹筋急。足太阴之经病。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足厥阴之经病。阴器不用。此《灵枢》言诸经之疝也。《难经》云。五藏谓之疝。六府谓之瘕。又云。男子谓之疝。女子谓之瘕。《病源论》云。阴气积于内。复为寒气所加。故使营卫不调。血气虚弱。故风冷入于腹内而成疝也。疝者痛也。或小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或冷气逆上抢心腹。令人心痛。或里急而肠痛。此诸候非一。故云诸疝也。《病源论》又云。七疝者。厥逆心痛。足寒。诸饮食吐不下。名曰厥疝。腹中气乍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名曰疝。寒饮即胁下腹中尽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腹中痛在脐左旁。名曰盘疝。腹痛在右脐下有积聚。名曰疝。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野狼疝。皆由血气虚弱。饮食寒温不调之所生也。《录验方》七疝丸。治前七疝证。方用(人参、桔梗、黄芩、细辛、干姜、蜀椒、当归、芍药、浓朴、乌头各五分。)凡十物。治下筛和。以白蜜丸。如梧子大。食先服四丸。日三。不知稍增。禁生鱼猪肉。按《僧深方》有八物。(桔梗、细辛、桂心、芍药、浓朴、黄芩各一两半、蜀椒二两半、乌喙二合。)服三丸。

日三。范汪方有十二物。(蜀椒五分、干姜、浓朴、黄芩、细辛、芍药各四分、桔梗二分、乌喙、茈胡、茯苓、丹皮各一分、桂心二分。)先食。以酒服七丸。日三。张子和因有筋、水、狐、、气、血、寒、七疝之名。与《病源论》以厥、、寒、气、盘、、野狼、为七疝。其病名与证候多不相同。特将张氏七疝病状及疗法。汇录于下。以备参考。

筋疝者。即《经》之疝瘕。《病源》谓之疝。有因房劳及服壮阳邪方得之。其证阴囊肿胀。或溃或痛。

而里急筋缩。或茎中痛。甚则兼痒。或挺纵不收。小腹热痛。出白物如精。随溺而下。宜治肝经湿热。以龙胆泻肝汤加减。丹溪谓内郁湿热之证。用乌头栀子汤。(乌头末、山栀子。)水疝者。即《经》之疝。得之酒醉使内。过劳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聚于囊中。其证囊肿而痛。阴汗时出。或囊肿如水晶。或囊痒搔之出黄水。或小腹按之有水声。由寒湿乘虚下注。故内宜逐水之剂下之。如禹功散。(黑丑、茴香、为末。)加肉桂末。或加生姜汁木香汁调服一二钱。或用胃苓汤。外宜用漏针去水法。

狐疝者。(狐则昼出穴溺、夜入穴不溺、此疝出入与狐相类、故名。)《经》云。肝所生病为狐疝。其状如仰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

如狐之上下出入无定也。与气疝同。宜逐气温经之药。如《金匮》蜘蛛散。(蜘蛛十四枚微炒、桂心五分、共为末、白汤调服。)或酒煮当归丸。(当归、附子、茴香、川楝子、丁香、木香、玄胡、全蝎为末、酒和丸酒下。)治之。

疝者。得之地气卑湿所生。其证阴囊肿而如斗。不痒不痛。甚则溃流脓水。二便涩滞。宜辛香燥利之方。如荔枝散。(荔枝核、沉香、大茴香、小茴香、木香、川楝子、青盐、共为末。)三层茴香丸。

(大茴香、川楝子、沙参、木香各一两、为末、饭糊丸、每服三钱、空心盐汤下、此第一层服完、照前方加荜茇一两、槟榔五钱、丸法服法如前、此第二层再不愈、服第三层、即前二方、加入茯苓四两、附子一两、丸法服法如前、此方虽数十年之久、囊肿如升如斗、皆可除根。)或香附散。(香附、青皮、二味为末。)或越鞠丸。加茯苓皮、海藻、昆布、白术、泽泻等治之。

气疝者。其证上连肾俞。下及阴囊。偏坠而痛或不痛。此得之忿怒号哭。气郁而胀。悒郁不泄故也。内服辛香利气。如气疝饮。(吴萸、炒川连、人参、白术、白芍、陈皮、甘草、生姜。)聚香饮子。(乳香、沉香、檀香、藿香、木香、丁香、广郁金、乌药、桔梗、延胡、肉桂、甘草、姜、枣。)外治以微针出气。而愈更速。

婴儿患此者。名胎疝。因父阴痿。强力入房。或父素有疝疾。或母怀孕。悒郁不伸。皆能致此。惟灸筑宾穴(穴在内踝上分中阴维之。)可消。大抵睾丸偏坠。有大小左右之不同。在左因怒气伤肝。外寒内郁。在右因肾气亏损。湿痰食滞。皆使真气不升。客邪下陷故也。又有阴虚偏坠一证。用一味龟板为末。茴香煎汤送下。如不应。乃入厥阴也。加醋炒蝎尾三分更效。

血疝者。得之盛暑入房。气血失道。渗入脬囊。留而不去。或情欲太浓。当泄不泄而成。其状如黄瓜。

在小腹两傍。横骨两端约纹中。结成痈肿。脓少血多。俗名便痈。宜调气通瘀为治。如当归尾、赤芍、牛膝梢、延胡、木香、五灵脂、鼠粪、乳香、没药、人中白、郁李仁肉等味治之。寒疝者。得之坐卧湿地。及寒月涉水。或坐卧砖石。或当风凉处使内过劳。其证阴囊冷。结硬如石。阴茎不举。如控睾丸而痛。久不愈。则无子。宜辛热散寒。以吴茱萸加附子汤。(吴茱萸、附子、人参、姜枣。)《短剧方》。治寒疝心痛如刺。绕脐绞痛。用蜀椒、附子、干姜、半夏、粳米、大枣、甘草等治之。若疝气在小腹左右。久不愈。而聚坠者。

高丽昆布一斤。米泔浸去咸味。切细煮烂。和以盐醋、生姜、橘皮、花椒、粉、作服。

小肠气。奔豚偏坠。及小腹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大人小儿均宜用(胡芦巴八钱、小茴香六钱、巴戟肉炮乌头各二钱、川楝子四钱、淡吴萸五钱。并炒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钱许、淡盐汤下、日三服。)凡外疝掣引肿冷。用大荔枝核十枚。炒焦黑存性。小茴香二钱。炮川乌一钱。研细酒调。空腹温服。凡小肠疝气。阴囊偏坠或肿大。得热称快。小便清白。内无渴热者。用生姜切薄片。铺凑板上。上堆蕲艾一尖丛。

点火烧之。候将完。即连姜并艾。捣极烂。盛生菜叶内。随手兜托于肾囊。更护以棉絮。令其坐定。

初时其冷如冰。须臾便热。直至有汗自愈。此法甚验。弗轻视之。

【廉勘】疝气虽有因虚而得者。不可以虚而骤补。《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故必先涤蓄邪。然后补之。至有虚甚迫痛。上为呕逆。或下有遗精者。此邪实正虚之甚。恐补之无益。

泻之则正气愈虚。幸而获生者鲜矣。总之内外邪气所感。攻于脏腑。则为腹中之疝。会于阴器。则为睾丸之疝。李士材云。疝之为病。受热则挺纵不收。受寒则腹中牵引作痛。因湿则胀满重坠。因虚则其痛必轻。

在血分不移。在气分多动。患左丸者。痛多肿少。患右丸者。痛少肿多。其论甚确。王肯堂云。疝与小肠气、膀胱气不同。小肠气。小肠之病。膀胱气。膀胱之病。疝气。肝经之病。疝必睾丸先痛。次连小腹。次攻胸胁。有自下而上之象。小肠气者。脐傍钓痛。连及腰脊。或绕脐走注。少腹攻刺。若膀胱气。

在毛际之上。则小腹之分肿痛。不得小便是也。又有肾气。脐下绕身撮急。周身皆痛。便数而清。诸脉洪缓。惟肾脉弦急。宜肾气丸。及酒煮当归丸治之。三证之发。必从腹而下及睾丸。有自上而下之可辨也。

因小肠膀胱。并于厥阴之经。所以受病连及于肝。亦控引睾丸而痛。然只是二经之病。不可以为疝也。

又有木肾一症。外肾则坚硬顽痹。不痛不痒。阴茎不垂。常如麻木。便溺之时。闷胀不顺。此因肾虚。

而沉寒痼冷凝滞其间。先当温散温利。以泄其邪。如二妙丸、加肉桂、吴萸、半夏、茯苓之类。亦有囊痒不已。甚则疙瘩顽麻。破流脂水。谓之肾囊风证。是由肝经风湿。宜敷药。或薰洗以治之。宜蛇床子、绣球花。或大叶杨柳。煎汤。乘热薰洗。再以蚯蚓焙为末。掺之即愈。如无脂水。以井水调敷。或吴萸煎汤薰洗。若但阴囊开花。以枸橘七枚。煎汤薰洗。三日可愈。

【炳章按】疝气初病在气分之间。聚则塞痛。高突攻冲。散则鸣响。上嗳气。下泄气而休。宜青木香散。

(青木香、槟榔各二钱、川楝子三钱、淡吴萸、炮川乌、小茴香各一钱、乌药、橘核、木通各钱半、降香八分、公丁香四分、食盐少许、生研为末、以酒水各半、葱白五枚、煎汤调送之、少顷再进、一日三服)最效。若疝水疝。因败精恶血结气凝湿。伏风积在阴囊所致。延及胀大、麻木、钓痛、奔突等候。

宜七制金铃子丸。(大川楝子四十九个、分七处、每处七个。各以酒浸胀取起、俟干、秤小茴香五钱、阿魏三钱、破故纸三钱、黑丑三钱、槟榔三钱、巴豆肉十四粒去衣、斑蝥十四个去头足各以炒川楝子七个、炒至焦黑为度、惟巴豆斑蝥、炒后拣去不用、余药与川楝子共研末、再加肉桂、广木香、香附各三钱、合为细末、酒面糊为丸、梧子大、空心每服三十丸、青盐汤送下、日一服。)二方皆屡经效验。

故附录之。亦有因春温风温时毒喉痧。先发热自汗。曾经发颐。误用凉遏。余毒由少阳循经。传入厥阴。下流睾丸。亦偏坠肿痛。形似疝气。宜疏通血络。以鲜生地五钱、捣豆豉二钱。黑山栀、延胡索各二钱。土贝母二钱。川楝子三个。蝉衣钱半。苏木、红花各八分、赤芍钱半、丹皮二钱。桃仁十四粒。

水煎服。此证甚多。是方亦验。古今方书多未载。特附志之。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