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仲景曰。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目】王肯堂曰。卫气者。护卫皮肤。肥实腠理。禁固津液。不得妄泄。邪气干之。若不能卫固于外。由是津液妄泄。然润。然出。不因发散而自汗出也。伤风则发热自汗。中则汗出恶风而渴。风湿甚则汗多而濡。言风与暑湿为邪。皆令自汗。惟寒邪伤荣而不伤卫。是以肤腠闭密。汗不出也。始虽无汗。及传入里而为热。则荣卫通。腠理开。亦令汗自出矣。自汗又有表里之别。虚实之异。若汗出恶风及微恶寒者。皆表未解。宜发散。至于漏不止而恶风。及发汗后而恶寒者。表虚也。宜温之。此皆邪气在表。若汗出恶风寒者。此表解里病。下之则愈。如本条及阳明发热汗出急下之条是也。自汗虽常症。或汗出发润。如油如珠。着身不流。皆不治。必手足俱周。遍身悉润。然一时汗出。热已身凉。乃为佳兆。

魏荔彤曰。阳明病。本应发热汗出。则太阳传入之邪。发越于外。故胃津内耗。而邪热在胃渐实。虽能成胃实之正病。却无发黄之变病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外症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土中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一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伤寒转属阳明者。其人然微汗出也。汗出身热。不恶寒。便硬谵语者。宜承气汤。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目】王肯堂曰。此身热汗出不恶寒。属里。为阳明本症。中风则有汗。伤寒则无汗。惟入阳明乃有汗。故曰。阳明病法多汗。若兼便硬谵语者。下之。

魏荔彤曰。首条阳明病。是由太阳中风而传入者。二条。是由太阳伤寒而传入者。可知伤寒之恶寒为无汗。而中风之恶寒为汗自出也。可知阳明之由伤寒传入。初得尚恶寒。阳明之由中风传入。

初得尚恶风。迨至汗自出而恶热。则无论风寒。皆已传入阳明。无疑也。太阳中风。则发热恶风汗自出为正症。太阳伤寒。则恶寒无汗为正症。今传入阳明。则但以汗出恶热为正症也。太阳病有恶风恶寒。传阳明则变为恶热。此太阳阳明之大关键也。故一日恶寒。二日自止。所谓万物归土者。

只因表邪变热。由太阳之经络。近阳明在表。初变热。必已犯阳明之经矣。及热入里。有不犯阳明之腑乎。再胃主容纳。物入其中。必稍停蓄。方下大肠。邪热入亦如是。无二理。此所以曰万物所归。又曰无所复传也。无所复传。正言胃成实结耳。若邪入。气足升散。自有少阳门户。何谓无传。惟其实结已成。则非推荡不行。故无所复传。正欲言传以求得传示人而已。

太阳中风病具。亦名伤寒。其人原当自汗出。而病亦未解。忽自汗出者。渐觉然汗出而微。

是太阳中风以汗出而微。为转属阳明成胃实之候也。阳明病胃热已盛。结而成实。

乃正阳阳明之正症。急当攻下之。盖以阳明为病。而发热汗出者。初病也。胃成实否。尚未可定。

迨发热久而汗出多。则津液内耗。邪热大炽。必肠干屎硬而成实矣。此不急攻。真为无所复传之症矣。故必急用大承气。此为汗之自出津亡者言也。

【纲】仲景曰。阳明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目】成无己曰。脉浮发热口苦者。邪在表。脉紧自汗腹满不恶寒者。邪在里。此表里俱有邪。

宜和解。

王肯堂曰。自汗而兼脉浮紧口苦者。忌汗下针。宜和解。

魏荔彤曰。栀豉汤。是仍以太阳治表泄热之法治阳明。可见非拘拘专治阳明者可愈阳明病也。

白虎人参汤。生津涤热。热去津回而汗出。治阳明即所以治太阳阳明也。猪苓汤。导水清热滋干。未尝及太阳之表。而太阳之腑。邪去气宣。其表亦不待再治。是又治太阳之腑。即所以治太阳之表。而治太阳之表。正所以治太阳阳明。又可见非拘拘专治阳明可愈阳明病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然汗出而解。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后溏。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目】王肯堂曰。此自汗而兼小便不利者。当分欲食不欲食。欲食者。宜桂枝汤、羌活汤。不欲食者。宜吴茱萸汤、理中汤。

魏荔彤曰。此原本中风。而病兼水湿者。阳明病欲食。此由中风而成。然阳明宜大便难。今小便反不利。大便反调。又骨节疼。如有热状。而非大热。则皆风兼湿为患也。夫欲食仍兼风象。小便不利则湿盛。大便自调则热轻。骨节疼为湿多。热状为热少。此洵风湿与热杂合而成之阳明。俱不可作胃热论治者也。迨至风邪所变之热。入里而发。透表而汗出。阳明病亦遂解矣。盖胃家热邪。

既为湿间。不能成实。欲食而得食。则胃家之谷气。即能扶正。不解而自解。故水湿之邪。因谷气得养。即为退舍。且能并力于汗。俾热邪透表而愈。水湿其罪之魁而功之首乎。言脉紧者。言不若病脉之缓而已。非必如伤寒之紧也。

痼瘕者。阴气坚凝闭秘之症也。胃冷而水谷不别。则温中补胃之不遑已。敢云下哉。

【纲】仲景曰。心下痞。大便硬。心烦。不得眠。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太阳中风。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目】王好古曰。太阳自汗。桂枝汤。阳明自汗。白虎汤。少阴自汗。四逆汤。阳明症。身热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恶寒而自汗。或恶热而尺寸俱浮者。白虎汤。

王肯堂曰。此自汗而兼心下痞者。当分恶寒不恶寒。

【纲】仲景曰。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后服。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目】朱肱曰。阳明病。法多汗。而阳明亦有反无汗之症。不可不察也。

柯琴曰。阳明主津液所生病。故阳明病多汗。多汗胃燥之因也。

【纲】仲景曰。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目】朱肱曰。阳明症。汗多而渴者。不可与五苓散。若汗多胃燥。猪苓复利其小便也。可与苡仁竹叶汤。

柯琴曰。胃实之病。病机在汗出多。病情在不能食。初因寒邪外束。故无汗。继为胃阳遽反。

故反汗多。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