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何谓虚实。(此亦承上章而复问也。)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者。风寒暑湿之邪。精气者。荣卫之气也。盖邪气有微盛。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夺、失也。或为邪所夺也。)帝曰。虚实何如。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伯言虚实者。皆从物类始。如肺主气。

其类金。五行之气。先虚于外。而后内伤五脏。盖邪从表入里。在外之气血骨肉。先为邪病所虚。是以骨肉滑利。则邪不内侵。而里亦实。表气虚则内伤五脏。而里亦虚。此表里之虚实也。如气逆于上。则下虚而足寒。此上下之虚实也。

如值其生旺之时。则生。当其胜克之时则死。此四时之虚实也。)余脏皆如此。(夫肝主筋。其类木。心主血。其类火。

脾主肉。其类土。肺主气。其类金。肾主骨。其类水。盖五脏之气。外合于五行。五行之气。岁应于四时。故皆有生旺克胜之气。而各有死生之分。)帝曰。何谓重实。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重平声。

大热者。邪气盛也。气为阳。血脉为阴。邪盛而气血皆伤。故为重实。此论血气之阴阳虚实也。徐公遐曰。重实则其中有重虚。故上文曰。虚实何如。下文曰。夫虚实者。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此论经络之阴阳虚实也。夫肤腠气分为阳。经络血分为阴。然经络又有深浅阴阳之别。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邪盛于经。则寸口脉急。缓为内热。热在于络。则尺脉缓也。皆当以针取之。此以寸尺而候血脉之阴阳也。)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滑主气血皆盛。故为从。涩主血气皆少。故为逆。朱圣公曰。故曰者。为阴阳血气邪正而言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五行者。天地之阴阳也。五脏者。人之阴阳也。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皮肉筋骨。五脏之外合也。金木水火土。五脏之外类也。夫邪之中人。始于皮肤。次于肌肉。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以及于筋骨。故邪之中人。先从其物类始。是以壮者之血气盛。其肌肉滑。气道通。

荣卫之行。不失其常。可以长久其天命。如五脏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

乱而相引。故不寿而尽也。徐公遐曰。邪气实则正气虚。故曰。夫虚实者。朱圣公曰。此复结首章之义。张兆璜曰。此篇论邪实者。先从外而内。正虚者。亦先外而内。如木败者先叶落而后枝枯。故用诊尺之法。诊尺之法。先从外而内也。)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不足者。精气夺。有余者。邪气盛。此邪去络而入于经也。)岐伯曰。络气不足。

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此论经络之气虚实也。寒热者。尺寸之肤寒热。而应于经络也。络脉外连皮肤为阳主外。

经脉内连脏腑为阴主内。经云。荣出中焦。卫出下焦。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经脉之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故以尺肤候络。而以寸候经。)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夫邪气之从外而内。犹藉正气之从内而外以御。使邪仍从肤表而出。秋冬之气降沉。不能使邪外散。故为逆。春夏之气生浮。故为从也。邪病在经。当从其经而取之。此论外因之虚实也。)帝曰。经虚络满何如。(此论内因之虚实也。)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脉满。脉口寒涩也。(尺脉热满。故主络满。脉口寒涩。故主经虚。)此春夏死。秋冬生也。(春夏之气。

生长于外。气惟外弛。而根本虚脱。故死。秋冬之气。收藏于内。故生。盖外因之病。宜神机外运。内因之病。宜根本实坚。)帝曰。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络为阳。经为阴。刺者泻其盛满之气。灸者启其陷下之阳。盖不足者病。而太过者亦为病也。)帝曰。何谓重虚。(此论脉气皆虚也。上节论经络之实。

即可类推于虚。此篇论气分之虚。亦可类推于实。)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血者。神气也。荣气宗气。

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故曰脉气。盖以气口之脉。可以候血。而可以候气也。上虚者。寸口之脉气虚也。尺虚者。

脉气虚于下也。上下皆虚。故曰重虚。朱永年曰。气逆于上而足寒者。上实下虚也。此上下皆虚。故谓重虚。)帝曰。何以治之。(谓何以补其虚也。)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然。(音匡。气者。谓阳明所生之荣卫宗气也。经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荣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咙以司呼吸。是阳气者。阳明之所生也。言无常者。宗气虚而语言无接续也。针经曰。

尽泻三阳之气。令病患然。、虚怯也。谓阳明之气虚于上。则言语无常。阳明之气虚于下。则令人行步然。盖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故曰。身半以上。手太阴阳明皆主之。身半以下。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按帝问何以治之。而伯答以所病之因。盖知阳气生始之原。则知所以治矣。此论后天之主气也。针经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荣卫。各经其道。宗气流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手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徐公遐曰。此注当与九候论之地以候胸中之气注合参。)脉虚者。不象阴也。(气为阳。血脉为阴。阳明之生气为阳。少阴之精气为阴。盖言以寸尺之脉。以候阳明之生气。而不效象其阴之虚也。朱圣公问曰。

上节以尺肤而候络脉之阴。此以寸尺之脉而候气分之阳。岂以皮肤候血脉。而反以脉候气耶。曰。经言善调尺者。不待于寸。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盖阴阳虚实之气。由脏腑而达于经脉。由经脉而出于肤表。以尺肤之缓急滑涩而候脏腑血气之虚实者。是犹以色诊也。上节以络脉在皮之部。故以尺肤审之。此候脉气之虚实。故以寸尺之脉诊也。论疾诊尺篇曰。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是尺肤尺诊。皆可以候气候血也。诊候之道。通变无穷。

不可执一而论。惟会心者明之。张兆璜曰。此节论荣卫宗气之生于阳明。言气虚之脉。不象阴虚之少精血。)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夫气生于阳明。而发原在肾。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阴阳相搏。其脉则滑。搏则化水谷之精微而气生矣。故主生。涩主少气。生原已绝。故死。)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此承上文之意而复问也。盖脉气生于胃腑。而发原在于少阴。是以上节论生气之原。此以下复论发原之始。夫肾脏主水。在气为寒。寒气暴上者。水寒之气暴上。而满于脉也。实而滑者。得阳明之气相和。故生。逆者。少阴之生气已绝。故死。盖寒气上乘。则真气反下逆矣。平脉篇曰。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谓少阴之气不生。而手足逆冷也。王子方曰。水寒之气暴上。曰脉满而实。少阴之气暴上。而曰脉实满。阴寒之气。皆实满于脉。而各有意存焉。

朱圣公曰。水寒之气暴上。则少阴之真气不升。故先论其寒气。而后论其真气。后又复论其水气也。)帝曰。脉实满。

手足寒头热。何如。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肾主生气之原。膀胱为太阳之府。脉实满者。少阴之寒气充于外也。

手足寒者。少阴之生气虚于内也。头热者。太阳之气。发越于上也。肾与膀胱。阴阳并交。咸主生气。若盛于外。则反虚于内矣。春时阳气微上。阴气微下。秋时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二气。交相资生。故主生。冬时阴气尽出于外。

夏时阳气尽虚于内。故主死。言阴阳之根气。不可虚脱者也。徐公遐曰。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王芳侯曰。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化生荣卫。行于脉中。若真阴之气。直溢于脉。则反虚其根矣。)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脉浮而涩。阴越于外而虚于内也。涩而身热。阳脱于内而弛于外也。此复言阴阳之根气脱者。皆为死证。

非但冬夏死而春秋可生。上节论无形之水气溢于脉中。故脉满而实。下节论有形之水邪溢于脉外。故形尽满。水气溢者少精血。故宜脉滑。水邪溢者生气衰。故宜手足温。此论下焦之生气外脱。)帝曰。其形尽满何如。(肾为水脏。在气为寒。上节论寒气暴上。此复论其水体泛溢故其形尽满也。形谓皮肤肌腠。盖经脉之内。有有形之血。是以无形之气乘之。肌腠之间。主无形之气。是以有形之水乘之。而为肿胀也。)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诸急为寒。寒水充溢于形身。故脉急而坚大。水邪外溢。则少阴之正气不升。故尺涩而不应也。灵枢经曰。脉坚大以涩者胀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夫少阴之气。从下而上。合于阳明。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气。故有如是之证者。

得少阴之气。仍从下而上者生。逆而下者死。)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

手足寒也。(手足温者。少阴之生气复也。生气复则火土之气渐旺。水寒之邪渐消。手足寒者。少阴之生气已绝。故死。

以上论生阳之气。发原于下焦。如寒水之邪实。则真阴之气虚。)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夫病热者。

皆伤寒之类也。凡伤于寒。藉阳气以化热。热虽盛不死。然阳气生于精水之中。男子八岁。女子七岁。肾气始实。乳子天癸未至。肾气未盛。故帝复有此问焉。夫心主脉而资生于肾。心肾水火之气。上下时交。肾气不能上资于心。则心悬如病饥。而寸口之脉悬绝小者。肾气未盛也。)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伯答乳子之生阳。藉后天之气也。四肢皆禀气于胃。故阳受气于四末。是以手足温者。胃气尚盛。故生。寒则胃气已绝。故死。夫水谷入于胃。津液各走其道。

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是先天之精。犹藉后天之所资益者也。又别出两行荣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名曰宗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以司呼吸。是四肢之原俞。又受资于胃腑所生之荣卫宗气。是以手足温者生。寒者死。

朱永年曰。当知少阴阳明之气。皆主手足之寒温。医者不可不审。)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

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此复论后天所生之宗气。而亦不可伤也。宗气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宗始。故曰宗气。肩息者。呼吸摇肩也。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风热盛而内干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夫脉之所以和缓者。得阳明之胃气也。急则胃气已绝。故死。徐公遐曰。水谷之精。虽藉先天之气以生化。然先天之气。又藉水谷之精以相资。是以天癸至。肾气盛。齿发长。筋骨坚。皆受后天之养。非但于乳子也。故复设此问焉。上节论下焦之根气。此论上焦之生气。皆由中焦之所生。)帝曰。肠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上节言气之虚实。此复论其血焉。肠者。邪僻积于肠间。而为便利也。经言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便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合并凝聚。而积成矣。是以肠便血者。阴络之血溢也。肠下白沫者。肠外之寒汁沫也。肠下脓血者。汁沫与血相搏。并合而下者也。夫便血。阴泄于内也。发热。阳脱于外也。本经曰。阴阳虚。肠死。此阴阳血气之相离也。朱圣公问曰。灵枢经论。恐为积聚而言也。曰。

百病之生也。皆起于内伤外感。不外乎气血阴阳。如留蓄于肠外。则为五积。便痢则为下积矣。)帝曰。肠下白沫何如。

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下白沫者。阴液下注。故脉沉者为顺。如脉浮是经气下泄。脉气上浮。此经脉相离。故为死证。)帝曰。肠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夫血脉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主于手少阴心。输于足太阴脾。悬绝者。足少阴之阴液绝也。滑大者。足少阴之生气盛也。)帝曰。肠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此复申明血气之生原。又重在阳明之胃气也。身不热者。阳不外脱也。

脉不悬绝。阴不下绝也。悬涩者。阳明之生气已脱。故死。辨脉篇曰。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悬则胃气绝矣。)以脏期之。(胃气已绝。则真脏之脉见矣。故当以脏期之。肝至悬绝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悬绝者。绝无阳明之胃气。而真脏孤悬也。)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

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此论五脏之外合为病。而有虚实也。灵枢经曰。肺脉急甚为癫疾。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又曰。骨癫疾者。齿诸俞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筋癫疾者。身倦挛急。

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是肺合之形。肾合之骨。

心合之脉。肝合之筋。为病于外。而有死生之分。脉搏大者。气盛于外。故生。小坚急者。气泄于下。故死。)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经曰。重阴则癫。盖癫乃血实之证。故治癫疾者。泻出其血。置于瓠壶之中。是以脉坚实者死。脉滑大者生。上节之大小者。论气之虚实。此言血脉之虚实。盖癫乃阴盛之病。故宜气盛而不宜血实也。)帝曰。消瘅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此论五脏之内因。而有虚实也。少俞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消瘅者。五脏之精气皆虚。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肉。故为消瘅也。脉实大者。精血尚盛。故为可治。脉悬小者。精气渐衰。故为难治。上节论五脏之外实。此论五脏之内虚。灵枢病形篇。五脏之脉微小为消瘅。朱永年曰。癫瘅之病。皆曰久者。盖癫因久实。瘅因久虚之所致也。)帝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

何以知其度也。(此言五脏之外合。各有度数。而应于四时者也。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谓皮毛肤腠为形。而内合于肺者也。骨者肾之合。脉者心之合。筋者肝之合。然皆有浅深俞穴之度数。帝问何以知其度而刺之乎。)帝曰。春亟治经络。

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腑。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伯言五脏之气。合于四时。而刺度之各有浅深也。亟、急也。春气生升。故亟取络脉。夏取分腠。故宜治经俞。盖经俞隐于肌腠间也。治六腑者。取之于合也。胃合于三里。

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盖五脏内合于六腑。六腑外合于原俞。秋气降收。渐入于内。故宜取其合以治六腑也。冬时之气。闭藏于内。故宜用药而少针石。盖针石治外。毒药治内者也。帝曰。当作岐伯曰。)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此论痈疽之虚实也。言痈疽之患。荣卫血气并实。皮肉筋骨皆伤。非若四时之有浅深。冬时之少针石也。)痈疽不得顷时回。(痈者拥也。疽者阻也。谓热毒外壅内阻。宜即刺之。不得迟延时顷。而使邪毒之回转也。)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旁三。与缨脉各二。(音贿。此言痈毒之在气分者。宜刺手太阴足阳明也。毒在气分。故痈不知所。毒瓦斯流传。故脉按之不应手。而乍来乍已也。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宜刺太阴动脉之旁各三。手太阴之主气也。者。皮肤肿起之象。言刺在络脉之旁。/皮肤之间。气随针出。而针眼微肿如小疮。故曰也。盖皮肤溪谷之间。亦有三百六十五穴会。毒在气分。故宜刺在皮肤。而不刺经络也。缨脉、结缨处两旁之动脉。人迎穴间。乃卫气别走阳明之道路也。

四时气篇曰。风肤胀。为五十七。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掖痈大热。刺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此言痈毒之在血分者。宜刺足少阳手心主也。掖痈者。谓在两旁之腋间。足厥阴少阳之分也。经云。阳气有余。荣气不行。乃发为痈。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毒在血分。故大热也。厥阴主血。故从其所合而泻之。如刺之而热不止者。宜刺手心主之脉以泻之。心主主火而主血脉也。本输篇曰。腋下三寸。手心主也。

名曰天池。盖宜刺此也。夫肺朝百脉。而主行荣卫阴阳。若欲刺手太阴之经络者。宜刺在大骨之会各三。谓臂骨交会之处。尺泽间也。骨之大会曰谷。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暴痈筋。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软同。此言痈毒之在筋骨间者。宜刺其经俞也。暴痈者。言毒瓦斯更深。为毒凶暴。筋者。筋为热邪所伤也。随分而痛者。

在于分肉之处而痛。谓不肿痛于外。而隐然痛于内也。热毒在深。故表汗不出。骨伤髓消。故胞气不足也。宜治在经俞者。随其所痛之处而深取之也。夫痈毒之患。或外因风寒之邪。或内因喜怒不测。五脏外合之皮肉筋骨。胃腑所生之荣卫血气。皆为邪毒盛而正气虚。故当审其阴阳虚实以刺之也。张兆璜曰。皮肉筋骨皆伤。故为暴痈。皮伤故魄汗不尽。

骨伤故胞气不足。)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少阴俞去脊椎三寸旁五。用圆利针。(此论中焦之虚实也。经云。胃病者。腹胀满。腹暴满而按之不下。胃之实证也。宜取手太阳之经络。太阳之络。乃胃之募也。盖小肠为受盛之府。故从手太阳以泻其胃焉。又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为胀。故曰当刺足少阴之俞焉。手太阳之络。名曰支正。在上腕五寸间。足少阴之俞。在脊下第十四椎。两旁各开一寸五分。故曰三寸旁也。圆利针者。

且圆且利。以取暴气者也。或曰脊椎两旁。各开三寸。名曰志室。亦足少阴之俞也。)霍乱。刺俞旁五。足阳明及上旁三。

(霍乱者。胃为邪干。胃气虚逆也。夫阳明胃土。藉足少阴之气以合化。故宜刺少阴俞旁以补之。五者追而济之。渐至于骨也。又及上刺阳明俞旁三。三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后刺深之。以出阴邪。最后极深入于分肉之间。以致谷气。

邪气出而谷气至。则胃气和而霍乱止矣。上节用泻。故曰圆利。此法用补。故不去针。徐公遐曰。取足少阴者。当刺骨。

三刺而至分肉。是五则至骨矣。)刺痫惊脉五。(此论刺五行之实证也。痫惊者。痫筋挛。或外感六气。或内伤七情。

或饮食生痰。或大惊卒恐。病涉五脏五行。故当取其五脉。徐公遐曰。病涉五行。故有作猪犬牛羊之鸣者。)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旁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按九针之制。皆所以泻邪者也。此刺五脉之实。故首句曰针手太阴。末句曰刺三针。谓当以针泻之。而不宜补之也。针手太阴。泻金实也。针太阳五。泻水实也。

针手少阴。泻火实也。针足阳明。泻土实也。上踝五寸。乃足少阳光明穴。刺三针以泻木实。盖脏腑相连。阴阳相合。

故或刺脏之经。或泻腑之络。朱永年曰。心肺居上为阳。故从脏。肝胃脾居下为阴。故从腑。盖五脉之阴邪。宜从阳以泻出。朱圣公曰。太阳不言手足。知其为手乎为足乎。曰。上文曰手太阴。下文曰手少阴。则其为足也可知。若接上句而为手太阳。则下句不必复云手矣。五刺之中。曰手。曰足。曰太阳。曰足上。宜细玩之。正见其经言错综之妙。)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

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跛。寒风湿之病也。此言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

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故有为消瘅癫仆诸证。然皆有表有里。有实有虚。更贵更贱。或逆或从。皆当详审其脏腑经俞。三部九候。而治以补泻也。凡治消瘅。五脏之内虚也。仆击、癫痫之外实也。偏枯、邪气之在上也。痿厥、清气之在下也。气满发逆。

浊气之在中也。贵人者。形乐而肌肤盛重。在贵人则为膏粱之浊。溜于肠胃。以致气满而发逆也。隔塞闭绝。中焦之气不通也。上下不通。上下之气闭塞也。忧、郁也。三焦不通。五郁之为病也。暴厥而聋。厥气上逆。上窍不通也。偏塞闭结。厥气下逆。下窍不通也。此内气暴薄。而为外窍之不通也。如不从内之忧怒。外之中风。而多病夭者。此缘形弱气衰。墙基卑薄。故肌肉瘦而皮肤薄着也。、足也。跛、行不正而偏费也。此风寒湿邪。皆能为此疾也。夫阳受风气。

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然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以跛之疾。

亦有因风邪之所致。盖言邪随气转。而外内上下之无常也。此言百病之生。皆有虚有实。然总不外乎内因于七情饮食。

外因于暑湿风寒。及不内外因之瘦留薄着也。徐公遐曰。跛为风寒湿之病者。乃反结邪气在上。清气在下之义。知跛之有风邪。则知偏枯之亦有湿邪矣。黄帝曰。黄胆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此言脏腑阴阳。表里上下。交相输应者也。如黄胆者。湿热内郁而色病见于外也。

暴痛者。五脏之气不平。卒然而为痛也。癫疾厥狂。阴阳偏胜之为病也。此皆阴阳五行之气。久逆不和之所生也。夫五脏之气。久逆而不得和平者。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六腑不和。则九窍为之不利。盖脏腑阴阳。表里相应。是以证见于外者。病本于内。闭塞于内者。而外窍为之不通。盖言百病之生。总不外乎表里阴阳。血气虚实。读者无仅视为瘅疸。癫痫、痈疽、肠之虚实可也。徐公遐曰。此节照应首节气虚者肺虚也之义。首节论邪病之从外而内。此节言凡病之从内而外。张兆璜曰。伯谓虚实。皆从物类始。帝言凡病由于内生。君臣反复咨论。各有其道。此篇论血气之生始出入。

外内虚实。乃医学之大纲。学人宜细心体认。)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