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此章以论疾诊尺。从外知内。论疾者。谓论其疾而知其证。诊、视也。诊尺者。谓视其尺肤而知其内。不待视面王之色。持手太阴之脉。独调其尺。以知其病也。夫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故行于脉中者。至于太阴之两脉口。持其脉以知脏腑之病。血气之行于脉外者。从手阳明之大络。循经脉之五里。而散行于尺肤。故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盖太阴主阴。阳明主阳。

脏腑雌雄相合。气血色脉之相应也。故脏腑邪气篇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闵士先曰。小儿视虎口纹。乃手阳明之色。与手太阴之脉相应者也。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壅痈同窈同)此论其疾而知其病也。足太阳之脉。起于两目。而下出于颈项。太阳之上。寒水主之。太阳之气。

营运于肤表。

此水随气而溢于皮肤之间。故目窠微肿。颈脉动而肤胀。咳者。水留于皮毛。而动其肺气也。风水者。因外受于风。风行而水涣也。

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

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此论诊尺而知外内之病也。夫津液淖泽于皮肤。故尺肤滑其淖泽者。知风在于皮肤。而鼓动其津液也。脂者。肌肉纹理间之脂膜。尺肤滑而泽脂者。风在于肌肉间也。夫在外者。皮肤为阳。筋骨为阴。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如尺肤涩者。此风痹于筋骨间也。此以尺肤之淖泽滑涩。

而知风邪之浅深也。肌肉者。五脏元真之所通会。脾土之所主也。故尺肉弱者。主脾土虚而解安卧。

解者。懈惰也。脱肉者。形损也。寒热者。阴阳血气虚也。阳虚则发寒。阴虚则发热。阴阳形气。

皆已虚脱。故为不治。如枯鱼之鳞者。皮肤起寒粟也。寒者水之气。此水邪饮于内。故寒色见于外也。温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发为温病。故尺肤热甚而脉盛躁者。知其为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

知病且出于外也。尺肤寒其脉小者少气。盖气者。所以温肤热肉。从阴而生。自内而外。故知其泄于内而虚于外也。此诊其尺而知内因之病也。尺肤之先热后寒。先寒后热。而皆为寒热者。尺肤主三阴三阳之气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

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夫手太阴之脉。从指井之少商。过于输。行于经。而入于肘之尺泽。脉外之气血。从手阳明之五里。走尺以上鱼。相逆顺而行也。是以脉要精微篇。论两手之尺寸。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盖以尺上寸。以候身半以上。寸下尺。以候身半以下。夫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故以寸之阳以候上。尺之阴以候下也。肘所。自寸而下尺也。手所。自尺而上寸也。肌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此诊尺肤以候形身之上下。故与脉候之上下反其诊也。肘前乃手厥阴之曲泽处。肘后乃手少阳之天井处。盖以两手下垂。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也。夫所谓肘所手所者。论手臂之背面臂中掌中鱼上。乃手臂之正面。背面为阳。故候形身之外。正面主阴。故候腰腹肠胃之内。即尺外以候季胁。尺里以候腹中之大义相同也。夫人生于天地六合之内。其血气之流行升降出入。应天运之环转于上下四旁。是以脉要精微论。以寸尺之外内前后上下。候形身之外内前后上下。此章以手臂皮肤之前后外内。候形身之上下前后外内。盖脉内之血气。

应地气之上腾于天。脉外之气血。应天气之下流于地。人与天地参也。

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有加。立死。(闷同)尺炬然热。人迎大者。三阳之气偏盛也。故当主夺血。夫皮肤为阳。血脉为阴。尺坚大。脉小甚者。阳盛而阴绝于外也。少气有加者。阳盛而阴绝于内也。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此以目色而候五脏之血气也。五脏之血气。行于脉中。而变见于寸口。五脏之气血。变见于色。

而出于目中。

盖五脏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也。前节视目窠以知皮肤之水。此节视目色以知五脏之阴。皆从外以知内也。胸中。膈中也。黄色不可名者。色黄而有黑白青赤之间色也。病在胸中者。五脏之气。

皆从内膈而出。故所见之色若是。

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太阳为目上纲。故目脉从上下者主太阳病。阳明为目下纲。故从下上者主阳明病。少阳之脉。

循目锐。故从外走内者。主少阳病。上节视目色以知五脏之阴。此诊目脉以知三阳之气。夫色为阳。

脉为阴。此阴阳之变换。

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

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此论血脉主于手少阴心主。而本于足少阴肾脏。寒热者。水火阴阳之气也。心主包络之气。发原于肾。归于心下之部署。为一形脏而主脉。瞳子者。肾脏之骨精也。水脏之毒。上交于火脏。而火脏之气复下交于阴。所谓阴阳交者死不治。朱卫公曰。此论水脏之毒瓦斯。随正气相交而死。故凡论疾。

皆当体会其正气焉。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

马仲化曰。齿痛曰龋。上齿属手阳明大肠经。下齿属足阳明胃经。故按其阳脉之来有过者。必为独热。其脉在左右上下。则病热亦分左右上下也。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

此以皮部之色。而知血脉之寒热也。皮部论曰。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

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胆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此论中土之病。统见于五脏之外合。土灌于四脏也。身痛。病见于肉也。色黄。病见于皮也。齿垢黄。病见于骨也。爪甲上黄。病见于筋也。黄胆。脾家病也。脾病故解安卧。小肠为赤肠。心之腑也。心主血脉。小便赤黄。脉小而涩。病见于脉也。小便赤黄。下焦热也。不嗜食。上焦虚也。盖土位中央。而上下四旁。皆为之应。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此论人迎气口。与手太阴两寸口之脉。各有所候也。寸口者。手太阴之两脉。分寸关尺三部。以候脏腑之血气者也。人迎气口者。候三阴三阳之气也。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大小浮沉等者。此表里阴阳血气留病。故为难已。按人迎气口。以左为阳而右为阴。手太阴之两脉以寸为阳而尺为阴。是以宋崔紫虚四言举要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盖亦有所本也。夫寸口者。在太渊之分。关前一分者。寸关之间也。寸关尺三部。以候内之五脏六腑。人迎气口。以候外之三阴三阳。所候不同。而所取之部位。亦有别也。是以手太阴之两寸曰寸口。人迎寸口。又曰脉口。又曰气口。盖各有部位之分。故名亦有别也。五色篇曰。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盖左右三部之脉。以候血脉。左右之人迎气口。以候三阴三阳之气。故曰气口。朱卫公曰。此篇论尺。故兼论人迎。盖尺肤与人迎气口之相应也。

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

此论人之始生。本于先天之水火也。手少阴者。两手之少阴肾脉也。盖胞系于肾。故少阴之脉动甚也。夫妊始成形。先生两肾。犹太极中之阴阳。阴阳分而五行备。五行备而形始成。是以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主妊子也。闵士先曰。此篇论诊尺。若以手少阴心脉论之。则失其经旨矣。且本经云。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夫寸为阳。尺为阴。阴搏者。尺脉滑利也。阳别者。与寸关之有别也。赵庭霞曰。动甚者。动脉也。厥厥动摇。状如小豆。与滑脉之流利如珠同形。盖有诸内而形诸外也。朱卫公曰。动在左者。先感天一之气。故主男。动在右者。先感地二之气。故主女。越人以胞系于命门者。谓气之所感。非着于右肾也。试按男子之胎。多偏于左。

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

此论人之血气。本于先天所生。而上下环转者也。婴儿者。始生之儿。毛发者。血之余。少阴精血之所生也。发复下垂。以应人之血气。从下而升。复从巅而下。若发上逆。是惟升而无降矣。升降息。故不免于死亡。

耳间青脉起者掣痛。

肾主骨而开窍于耳。故耳间青脉起者。当主筋骨掣痛。此承上文而言。人之血气始于先天肾脏之所生。

大便赤办。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办叶辨内从力飧叶孙)办、别也。大便赤办者。谓黄赤之间别也。盖中焦泌糟粕。蒸津液。乃化而为血。独行于经隧。

命曰营气。水谷常并居于胃。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济泌别汁。而参入于膀胱。如大便赤办。乃中焦之血。与糟粕并下矣。飧泄大肠虚而不能济泌矣。此肠胃虚泄于下。中焦之汁。不能营于脉中。故脉小也。若手足温者。得下焦之生气。故泄易已。此言中焦水谷之精微。有藉下焦之生气以合化。闵士先曰。本经凡论针论。疾之中括阴阳血气之生始出入。能明乎正气之所从来。然后知邪病之浅深外内。学人当体认毋忽。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此言人之阴阳血气应四时之寒暑往来。而有寒热阴阳之变。盖变化者。阴阳之道也。邵子曰。少不变而老变。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夏伤于暑。秋生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此承上文申明阴阳寒热之变。冬伤于寒。春生瘅热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时。人之阳气外出。

寒随气而化热。故春发为瘅热之病。夏伤于暑。秋生疟者。暑气藏于募原。至秋时。人之阴气外出。

邪随气而发为疟。疟者。阴疟也。此寒暑之伏邪。随人气之外内出入也。夫天之寒邪。化为瘅热。

天之暑邪。化为阴疟。此天之阴阳。又随人气之变化也。夫阳者。天气也。主上。阴者。地气也。主下。风乃天之阳邪。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湿乃地之阴邪。故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以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天地之阴阳。又随四时之上下升降也。赵庭霞曰。人之阴阳出入。随四时之寒暑往来。故曰四时者变。寒暑之胜。至于阴阳寒热之变。有因于天气者。有因于人气者。

闵士先曰。冬时阳气伏藏于内。里气实。故寒毒藏于肌肤。夏时阳气发越于外。里气虚。故暑热藏于募原。长夏湿土主气。太阴之气。主七月八月。故秋伤于湿。募原者。脏腑之膏膜。在肠胃之外。

是疟邪盛而透发不出者。若流于空郭之中。则成鼓胀。近时多用断疟之法。其误人不浅矣。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