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谓之膈消病也。多饮水而少食。

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治宜流湿润燥。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经曰。热能消谷。知热在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饮食则愈。肾消者。病在下焦。初发为膏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而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治法宜养血。以整肃分其清浊而自愈也。法曰。燥上而渴。用辛甘润肺。故可用蜜煎生姜汤。大器顿之。时时呷之。法云。心肺之病。莫厌频而少饮。内经云。补上治上宜以缓。

又曰。辛以润之。开腠致津液通。则肺气下流。故气下火降而燥衰矣。其渴乃止。又经曰。二阳结为消。王注曰。二阳结于胃及大肠。俱热也。肠胃藏热。则善消水谷。可甘辛降火之剂。黄连末一斤。生地黄自然汁。白莲花藕自然汁。牛乳汁。各一斤。熬成膏子。剂黄连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少呷温水送下。日进十服。渴病立止。

治上焦膈消。而不欲多食。小便清利。宜小柴胡汤。或加白虎汤。或钱氏方中地骨皮散。内加芍药黄石膏黄芩桔梗之类是也。

人参石膏汤

治膈消。上焦烦渴。不欲多食。

人参(半两)石膏(一两二钱)知母(七钱)甘草(四钱)上为粗末。每服五钱至七钱。水煎食后温服。

顺气散

治消中。热在胃而能食。小便赤黄。微利之为效。不可多利。服此药渐渐利之。不欲多食则愈。

浓朴(姜制一两)大黄(四两)枳实(二钱炒)上。每服五钱。水煎食远服。

茴香散

治肾消病下焦。初证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苦楝(炒)上细末。酒调二钱。食前服。

八味丸

治肾消大病加减法。

本方内倍加山药。外桂附从四时加减。假令方内桂附一两。春各用三钱。夏用一钱。秋用五钱。冬全用一两。

珍珠粉丸

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

黄柏一斤(于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法曰。盛阳乘阳。故精泄也。黄柏降火。蛤粉咸而补肾。阴也。又治思想无穷。所愿不得之证。

竹笼散

治消渴。

五灵脂黑豆(去皮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冬瓜汤调下。无冬瓜。苗叶皆可。日二服。小渴二三服效。渴定不可服热药。

唯服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