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论)夫古人治病。先论其所主。男子调其气。妇人调其血。血室不虚。则二气谐和。血室凝结。
汗。
明了小五无属抵当汤证也。伤寒胃实谵语宜下之。妇人热入血室谵语者。不可下也。虽然妇人伤寒。与男子治法不同。男子先调气。女子先调血。此大略之词耳。要之脉紧无汗名伤寒。脉缓有汗为伤风。热病脉洪大。中暑脉细弱。其证一也。假如中用白虎。胃实用承气。岂必调血后行汤耶。仲景伤寒论。所以不分妇人者。良亦在学人皆可随病于男子药证中。以意选用也。夫妇人恶寒者。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寒。及背恶寒。以上疾证。不复繁引。尝治一妇人。但恶寒。别无他证。六脉平静。遂用败毒散而安。此药能去表中风邪故也。经云。恶寒家慎不可遏。当覆衣被及近火气。寒热相搏。脉道沉伏。愈令病患寒。不可遏。但去被撤火。兼以和表之药。自然不恶寒矣。妇人恶寒。尤不可近火。寒气入腹。血室结聚。针药所以不能治矣。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此观之。郁冒为虚寒可知矣。又或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又为死证。盖谓其虚极而脱也。观其郁冒。幸无忽焉。产妇伤寒。或妇人伤寒。可得闻与。曰伤寒三百九十七条。一百一十三方。此张氏截然之笔削也。
于某证则有某药。何尝以男女为别哉。要之。月事去来。产前产后。男子所无。请发明其蕴。以解世俗之惑。盖妇人以血为主。发热恶寒。经水适来。经曰。热除而胸满。谵语者。是则邪气结于胸胁。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伤风。经曰。续生寒热。发作似疟。而经水适断者。是则血结不行。当以小柴胡汤散之。所谓治之而愈者此也。要如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昼醒暮谵。如见鬼状。是里无留邪。热随血行。所谓不治自愈者此也。前胡吐血方血归条。
并以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丸之类。言之详矣。抑产前产后。治法将何择焉。曰。产前安胎。产后消瘀。于是遵根据条例。斟酌轻重而调理之。安胎者何。桑寄生、阿胶、缩砂为要药。他如桂枝、半夏、桃仁、大黄堕胎及燥热等辈。则不可轻用也。消瘀者何。川芎、蒲黄、赤芍药、生地黄为要药。他如内补拦住。止血之剂。则不可轻进也。朱氏以阿胶、桑寄生、人参、茯苓、白术研为细末。糯米饮调剂。为孕妇安胎。以红花一分。官桂、芍药、甘草、半夏、姜、枣同煎。为解表消瘀。以葱白、生姜。大剂浓汁为产前发散。以小柴胡汤去真可活人。然则产妇证治。观之可以问津索涂矣。虽然知安胎则不可不调气。知消瘀不可不扶虚。枳壳、香附、陈皮以调气也。当归、川芎、黄、人参以扶虚也。退热则柴胡、黄芩。解肌则紫苏、干葛。滋肠则麻仁、枳壳。助阳则干姜、良姜。其间采摭。虽未备古人之经。然而甘辛为阳。酸苦为阴。皆不越古人之意。姑存之篇末。以便学人之观览云。男子妇人伤寒。仲景治法别无异议。比见民间有妇人伤寒方书。称仲景所撰。而王叔和为之序。以法考之。间有可取。疑非古方。特假圣人之名。以信其说。寡妇之病。自古未有言者。惟仓公传与褚澄略而论及。言寡者孟子所谓无夫曰寡是也。如师尼丧夫之妇。独阴无阳。欲男子而不可得。是以成病也。易曰。天地。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孤阳独阴。
可乎。夫既处闺门。欲心萌而不遂。致阴阳交争。乍寒乍热。有类疟疾。久则为劳闭白淫。痰逆头风。膈气痞闷。面瘦瘠等证。皆寡妇之病证。其脉独肝脉弦。出鱼际。究其脉原。其疾皆血盛而得。经云。男子精盛则思室。女人血盛则怀胎。观思过半矣。
方
桂枝红花汤
(出大全良方)
治妇人伤寒。发热恶寒。四肢拘急。口燥舌干。
经
脉凝滞。不得桂心(桂枝亦可二两)芍药(二两)甘草(三两)红花(二两)上咀。每服五钱。水一
黄芩芍药汤
(出活人书)
疗妇人伤寒。口燥咽干。腹满不思饮食。
黄芩白芍药白术生干地黄(各一两)上咀。每服半两。水一盏。煎至七分。
去滓温
当归汤
(出活人书)
治妇人伤寒。喘急烦躁。或战而作寒。阴阳俱虚。不可
下。
柴胡(三两)白术(二两)人参甘草赤芍药当归(各二两)五味子木通(各半两)
泻心三黄汤
(出大全良方)
治妇人伤寒六七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难。烦躁
谵
语。目赤。毒川大黄鼠尾黄芩鹰爪黄连(等分)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增损理中丸大小陷胸汤丸不愈者宜与之。
人参白术栝蒌牡蛎(各二两)甘草(炒三两)干姜(炮一两半)枳壳(炒二十四个)不过五六。胸亦可。
桂枝加芍药当归汤
(出拔粹方)
治妇人伤寒脉浮。头肿自利。腹中切痛不可
忍。
桂枝芍药当归(各一两)上锉细。每服一两。水煎服。
荆芥散(出济生拔粹方)二三日后。经水复行。前证俱退。宜此。小柴胡汤一料加荆芥穗五
防风汤
(出济生拔粹方)
三二日复宜正脾胃之气。兼除风邪。
苍术(四两)防风(三两)当归(一两)羌活(一两半)上为粗末。水煎服。
麻黄加生地黄汤
(出济生拔粹方)
治妇人伤寒。脉浮而紧。头疼身热恶寒。
无
汗发汗。后恐麻黄(二两半)桂枝(一两)甘草(半两)杏仁(二十五个去皮尖)生地黄(一两)上锉细
小柴胡加葛根汤
(出济生拔粹方)
治妇人伤寒。太阳经传。表证仍在。而自
利
并阳明也。
柴胡(一两)甘草(六钱)大枣(三枚)人参(三钱)黄芩(三钱)生姜(三分)葛根(三
桂枝加附子红花汤
(出济生拔粹方)
治妇人伤寒。表虚自汗身凉。四肢拘
急。
脉沉而迟。太桂枝(二两半)芍药生姜(各一两半)甘草(一两炙)附子(炮)红花(各五钱)上锉细
小柴胡加芒硝大黄汤
(出济生拔粹方)
治妇人伤寒。头痛脉浮。医反下之。
邪
气乘虚而传于
沉而数当下之。脉柴胡(二两)黄芩(七钱半)半夏(制一两五钱)甘草(七钱半)大黄(七钱)芒硝(七钱)硝再沸温服。金沸草散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头痛筋紧急。发寒热。皆类伤风。
荆芥穗(四两)半夏甘草北细辛(各一两)赤茯苓(二两)前胡旋复花(各三两)上局方有麻黄
青竹茹汤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致热气上冲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
状。宜此汤。
栝蒌根无黄者一两。青竹茹刮半斤淡竹是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二三服当归白术汤(出活人书)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小腹急痛。腰胯痛。四肢不仁。
举动白术当归桂枝附子(生)甘草芍药黄人参(各二钱半)生姜(半两)上锉。
生地黄丸
(出永类钤方)
治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时自汗。
是
时疫气大行。
无寒邪脉。但厥阴北柴胡秦艽黄芩(各半两)生地黄(二两)赤芍药(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
附术散
(出危氏方)
治伤寒手足逆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直。摇头
口
噤。时发时止附子白术(各一两)川芎〔二(三)钱〕肉桂(二钱)独活(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
桂枝加芍药汤
(出济生拔粹方)
治妇人伤寒。中风自汗。头痛项背强。发热
恶
寒。脉浮而缓桂枝(一两)赤芍药(三两半)生姜(一两半)大枣(六枚)上锉细。每服五丸。水煎服。
葛根汤
(出产经)
治刚痉无汗恶风。产后有疾。凡用麻黄更宜斟酌。产后五
七
日。强力下床
病之初。眼涩口噤
风所得然。
葛根(一两)麻黄(去根节炮)僵蚕(各三分)桂枝粉草芍药(各半两)大枣(三枚)答曰。
不恶寒
桂枝加葛根汤
(出产经)
治柔痉有汗。不恶寒。
桂枝芍药甘草(各六钱三字)干葛(一两三分)生姜(一两)枣(四枚)上咀。
每服麻黄多惊芩。
桂心白术汤
(出大全良方)
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白术桂心附子(炮)防风川芎甘草〔各两半(半两)〕上咀。每服五钱。
水二盏
附子防风散
(出大全良方)
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闭目合面。筋脉拘急。
汗
出不止。
柴胡(一两半)五味子白术(各一两)茯苓甘草干姜附子(炮)防风(各三分)
八物白术散
(出大全良方)
治伤寒阴痉。三日不瘥。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无
汗。恐阴气内伤白术麻黄(去根节)茯苓五味子羌活(各半两)附子(炮)桂心(各三分)良姜(一宜斟酌用
参苏饮
(出大全良方)
治感冒发热头痛。或因痰饮凝积。发以为热。并宜服
之。若感冒发热
开胃进食。小儿室女前胡人参紫苏干葛半夏茯苓〔加二(三)分〕枳壳陈皮甘草桔梗木香(时候过多
荆芥散
(出拔粹方)
疗时气风温寒热。瘴疟往来潮热。并宜服之。
陈皮麻黄香附子甘草(各一两)荆芥穗浓朴(各二两)草果仁(三个)白芷桂心服。无时候
麻黄汤
(出危氏方)
发散四时伤寒。潮热头痛。时疫。
前胡柴胡(各去毛)石膏苍术(锉炒)本赤芍药白芷土芎干葛升麻(各五春加黄芩。
退阴散
(出大全良方)
治阴毒伤寒。手足逆冷。脉沉细。头痛腰重。连进三
服。小小伤冷。
干姜川芎上等分为粗末。炒令黄色。候冷捣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盐一捻。煎至半
小柴胡加地黄汤
(出圣惠方)
治妇人室女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或适断。昼
则
明了。夜则谵柴胡(一两一分)人参半夏(汤洗七次)黄芩甘草生干地黄(各半两)上粗末。每用
三黄熟艾汤
(出大全良方)
治伤寒四五日。大下。热痢时作。服白通汤诸药
多
不止。宜服此黄芩黄连黄柏(各二分)熟艾(半个鸡子大)上咀。每服三钱重。水一盏。
煎至七分
又方
(出直指方)
治妇人伤寒。呕血。继而齿缝皆流血不止。
开口川椒(四十九粒)上用法。醋一大盏同煎。临热入白矾少许漱口。含在口中少顷。
吐出
治妇人伤寒。得病虽瘥。未满百日。不可与交合。为阴阳之病。必拘急手足拳欲
死。丈夫病(出本草)用干姜四两为末。汤调连服。以衣被出汗方解。手足伸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