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渴。脉浮无汗者。五苓散滑石之类。皆不作效。遂致引饮过多。两脚浮肿。此证不可以咽之胡消中丸。

足太阳者。是膀胱之经也。膀胱者。是肾之腑也。而小便数。此为气盛则消谷。大便硬实。

脓水变成百日若致外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极短气。夫内消者。食物皆消作小便也。而又不渴。贞观十年。

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既久忽阳道强盛。经月余渐患渴。经数日小便大利。日夜百行百方治之。渐以增剧。四体羸弱。不能起止。精神惚恍。口舌焦干而卒。此病虽稀。

也。利时脉沉细微弱。服枸杞汤即效。但不能长愈。服铅丹散亦即减。其间将服除热渴。脉长有汗者。白虎凉膈散之类。少阳渴脉弦而呕者。小柴胡加栝蒌汤。太阴渴。

欲饮水思汤。不思水者四君子理中汤主之。少阴渴。脉沉自利者。猪苓汤三黄汤之类渴脉微引饮者。少少与之。滑石治渴本为窍不利而用之。以其燥而能亡津液也。天令过者。当用之是为犯禁。假令小便利或渴或不渴。知内湿热也。小便自利而渴者。内燥也。湿宜渗泄之。燥则润泽之。可矣。惟证有汗而渴者。以辛润之。无汗而渴者。

之。伤寒食少而渴者。当以和胃之药止之。不可用凉药止之。恐复损胃气。不能食也茯苓即是和胃之药也。太阳无汗而渴者。不宜白虎汤。若汗后脉洪大而渴者。宜与之有汗而渴者。不宜与五苓散。若小便不利。汗少脉浮而渴者。宜与之。人病心肺热而知不在太阳少阴之本。而只在标也。在标则不渴矣。

烂金丸

(出三因方)

治热中消渴止后。将补精血。益诸虚。解劳倦。去骨节

热。宁心强大猪肚(一个)黄连(三两)蜜生姜(各二两研)上先将猪肚净洗。复以葱、面、醋、椒酒人参(二两)黄(四两)五味子山药山茱萸杜仲(去皮锉姜汁淹炒丝断)石斛车苓磁石(钱别研入)米汤

苁蓉丸

(出三因方)

治心虚烦闷。或外伤暑热。内积愁烦。酣饮过多。皆致

渴。口干舌燥苁蓉(酒浸)磁石(碎)熟地黄山茱萸桂心山药(炒)牛膝(酒浸)茯苓黄(茇破故子(炮去

丹破散

(出圣济总录)

治三消病。小便频数。皮燥毛焦。饮食虽多。肌肉消

。渴燥引丹砂(研水飞)黄连(去须)铁粉(研)栝蒌(各一两一分)赤石脂芦荟(研)龙齿泽(五蜜调下

白术散

(出千金方)

治消渴。阴脉绝。胃反而吐食。

生白术干地黄生姜橘皮人参甘草黄远志(各三两)桂心当归芍药(各煮

真珠丸

(出仁存方)

治心虚烦闷。或外伤暑热。内积烦闷。酣饮过多。皆致

渴。口干舌燥知母(一法一两一分)川黄连(去毛一法一两)苦参(一法一两)铁铧粉(一两一分研)玄半八两)金子大退

天花丸

(出经验良方)

治渴通用

消渴数中消肾病。三焦五脏生虚热。唯有膀胱冷似水。意中饮水无休歇。小便昼夜不停行。

血黄连(净三两童便浸三宿焙)白扁豆(姜制去皮炒二两)辰砂白茯苓牡蛎粉知母苦生汁。

铁粉丸

(出圣惠方)

治消渴不问年月深浅。困笃者。宜服此。

铁粉丸(二两研)鸡(一两微炒)土瓜根(一两)苦参(三分)黄连(三分)麦门十片)栝蒌不计时

降心汤

(出直指方)

治心火上炎。肾水不济。烦渴引饮。气血日消。

人参(去芦)远志(取肉姜汁炒)当归(去尾)川芎熟地(去土)白茯苓(去皮)黄(三钱。枣煎

金英丸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

铅丹麦门冬(去心焙)牡蛎(煨研如粉)知母(焙各一两)黄连(去皮须)栝蒌根苦参用生栝蒌根减。

忽冷去

梅花取香汤

(出德生堂方)

又名斩龙刽子手。消渴饮水至石斗。病极者。可

之。即瘥。

天花粉乌梅肉人参干葛枇杷叶黄栝蒌子麦门冬五味子(各一两)檀香(

猪肚丸

(出千金方)

治诸渴疾。

川黄连(五两)净白干葛知母茯神麦门冬(去心)大熟地(洗焙各二两)栝蒌根粟乘热

麦门冬散

(出圣惠方)

消渴体热。烦闷头痛不能食。

麦门冬(二两去心)茅根(二两锉)栝蒌(二两)芦荟(二两锉)石膏(二两)甘草(一两不计早晚

铁粉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不止。心神烦乱。宜服此。

铁粉(一两细研)麦门冬(二两去心焙)牡蛎(一两洗为粉)知母(一两)黄连(二两去须)件药捣细。罗

铅丹散

(一名胡粉散)

治消渴不止。小便数。兼消中。心神烦闷。头痛。

铅丹胡粉(各二两)甘草栝蒌根(各十分)泽泻白石脂(肘后作贝母)石膏赤石脂如肚疼之。

三两兼煮

童根桑白皮汤

(出三因方)

治三消渴病。或饮多利少。或不饮自利。肌肤瘦

。四肢倦怠

饮食相挺而动

。不交精泄。成强中者

精益自泄。不饮而利。亦童根桑白皮(即新种者去粗皮晒干不焙)茯苓人参麦门冬(去心)干葛干山药桂心

麦门冬煎

(出三因方)

治诸渴病。

麦门冬(去心)人参黄(各二两)白茯苓山茱萸山药桂心(各一两半)黑豆(三煮饮

缩冰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消渴。

甘遂(半两用麸炒透里黄褐色)黄连(去须一两)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八味肾气丸

(一名八味丸出三因方)

治消渴。小便多。以饮水一斗。利小便

倍。亦主妇

。故致此病。但利干熟地(半斤)山药(四两)茯苓牡丹皮附子桂心(各三两)泽泻(四两)山茱萸(荽。

千金地黄丸亦佳。仲景云。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子。姚公云。加五味子三两。苁蓉四两。张文仲方。五味子苁蓉各四两。肘后方云。地黄四两。附子泽泻各一两。余各二两。

先服八味肾气丸讫。后服此药压之。

黄连(蜀者二十分)苦参粉干地黄知母(各十分)牡蛎(八分)吴麦门冬(去心十二油袋盛此。

并比

家宝方大救生丸

(一名猪肚丸出三因方)

治理三消渴病。日夜饮水。百杯不

。若饮酒则

。五日后。小便赤

神昏困。此乃药验。使

鬓间。五漏疮。并能致命。

豚鱼葱蒜炙爆等物。一百日。

变为小便频数。其色如浓油。上有浮

。此名消渴。中焦得此病。谓之脾消

。早夜小便频数。腰膝无力。小便如油。日渐

消。肾宫日耗。饮水不多。吃食渐少。腰脚细

矣。庸医不识义理。呼为痨疾。或云下冷。日久不见其

背疮。或足膝发恶疮。至死不救。

牡蛎(生用)苦参(生为末)栝蒌(生捣)知母(生为末)密陀僧(生用各一两)白蜡(熔用在水饮下坯。

参汤

(出危氏方)

治消渴。

人参(去芦)桔梗(去芦)天花粉甘草(各一两)绵黄(盐汤浸炙)白茯苓(去皮)北有木

猪肚儿丸

(一名黄连猪肚丸出如宜方)

治消渴。

猪肚(一具治如食方)黄连粱米(各五两)栝蒌根茯苓(各四两)知母(二两)麦门冬蜜和丸直

黄汤

(出直指方)

治消渴。

黄茯神栝蒌根麦门冬(去心各一两)北五味甘草(炙各半两)生干地黄(一两半)

澄源丹

(出三因方)

治气实血虚。热在上焦。心烦燥渴。引饮无度。小便数

昼夜乃至一二

吸少气。不能多牡蛎粉苦参密陀僧知母水银(以白蜡半钱结砂五味各一两)栝蒌根(一两半)黄丹缝定。

研猪

麦门冬汤治消渴。

生麦门冬(去心)苎根(切)小麦(各二升)芦荟(切)栝蒌生姜(各五钱)石膏(研六

茯苓汤

(出千金方)

治消渴阴脉绝。胃反而吐食者。

茯苓(八两)泽泻(四两)白术生姜桂心(各三两)甘草(一两)上咀。

水一斗煮

六神汤

(出仁存方)

治三消渴疾。

莲房干葛枇杷叶(去毛)甘草(炙)栝蒌根黄(各等分)上锉为散。每服四钱。水

天花散

(出直指方)

治消渴。

天花粉生干地黄(洗各一两)干葛麦门冬(去心)北五味子(各半两)甘草(二分)上

殊胜散

(一名朱砂散出卫生家宝方)

治消渴。

海浮石乌贼鱼骨(去甲)丹砂(研水飞)虎杖(烧过各一两)上为散。渴时煎麦门冬。调方有

桃红散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

赤石脂石膏(各研)栝蒌根(锉)白赤脂铅丹(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为细散。冷

黄连丸治消渴。疗中焦热渴。

苦参(一大斤)黄连(七分)栝蒌知母牡蛎粉麦门冬(去心各五两)上捣筛。搅使匀如

六物丸

(出圣惠方)

治消渴。热中加减。

栝蒌根(八分)麦门冬(去心六分)知母(五分)人参苦参粉土瓜根(各四分)上为细咽干

易老门冬饮子

(出拔粹方)

治老弱虚人大渴。

人参枸杞白茯苓甘草(各三两)五味子(半两)麦门冬(去心五钱)上咀。每服

栝蒌散

(出危氏方)

治盛壮之时。不自谨惜。恣情纵欲。年长肾气虚弱。

因不

能房事。多服

昼夜百十行。须当白茯苓(去皮)天花粉宣连白扁豆人参(去芦)石膏甘草节寒水石白术(去皮)

栝蒌根散

(出千金方)

治消渴。

栝蒌根麦门冬铅丹(各八分)茯苓(一作茯神)甘草(各六分)上为细末。

浆水服方

乌梅木瓜汤

(出三因方)

治食过度。中焦蕴热。烦渴枯燥。小便并多。遂成

中。兼治瘴木瓜干乌梅(打破不去仁)麦(炒)甘草草果(各一两二钱)上锉散。每服四大钱

乌梅五味汤

(出圣惠方)

治消渴生津液。

五味子巴戟(酒浸去心)百药煎乌梅甘草(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

空心煎服。

茯苓丸

(出圣惠方)

治三消渴疾。屡有效。

五倍子(去瓤四两)莲肉(一两)龙脑(一两半)左顾牡蛎(二两)上用茯苓二两为末

黄连牛乳丸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

黄连(去须一斤为末)麦门冬(去心二两研烂)牛乳地黄汁葛根汁(并一合)上合研众

麦门冬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不止。宜服此。

黄连(一两炒令紫色)栝蒌根(一两)麦门冬(一两去心焙)甘草(一两炙微赤锉)赤茯苓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

铅霜(半两细研)黄连(半两去须)栝蒌根(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黄丹(半两炒令紫

栝蒌丸治消渴。四肢烦热口干心燥宜服此。

栝蒌根(三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焙)苦参(三两分焙锉)人参(三分去芦头)知母(三分)

银宝丸

(一名澄源丹)

治消渴。

猪脊汤

(出三因方)

治三消渴疾。

大枣(四十枚去皮核)新莲肉(四十粒去心)西木香(一钱半)甘草(二两炙)上用雄猪脊生冷

人参散

(一名参梅散出百一选方)

治消渴。

牛鼻木(二个洗净细锉男患用雌女患用雄)甘草人参(各半两)白梅(大者十个)上用水

化水丹

(出济生拔粹)

治手足少阴。渴饮不止。或心疼痛者。及消化水饮。

川乌头(大者四个炮去皮脐)甘草(炙三两)牡蛎(三两生用)蛤粉(六两用浓者炮)上为立愈

黄连膏

(出济生拔粹)

治消渴病。

黄连末(一斤)生地黄(自然汁)白莲花藕汁(各一斤)牛乳汁(一斤)上将汁熬成膏子。

元骨饮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

猪脊骨(五寸)枣(二十枚碎劈)甘草(微炙锉)干姜(泡各半两)上咀。

水三升。

生地黄膏

(出危氏方)

治渴证通用。

生地黄(如常碗大一碗)冬蜜(一碗)人参(半两)白茯苓(去皮一两)上将地黄洗切研细

清脾汤

(出如宜方)

治烦渴饮水。小便赤。

黄白芷升麻人参甘草(炙)半夏(各半分)上咀。每服四钱。姜五片。

枣二

猪苓散

(此即五苓散)

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及病欲饮水。而复吐

水逆症。冬猪苓白术茯苓(各三分)泽泻(五分)桂心(二分)上细捣筛。水服方寸匕。

日三。

滑石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吃水渐多。小便涩少。皮肤干燥。心神烦热。宜

此。

密陀僧(半两研)黄连(半两去须)滑石(半两研细)栝蒌根(半两)上为细末。入研了。

黄连散

(出圣惠方)

治渴。润肺心。

黄连(三两净为末)生地黄汁(三分)生栝蒌汁(三合)牛乳(三合)上用三味汁相和。每

三黄丸

(出千金方)

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

者。治丹石春三月黄芩(四两)大黄(三两)黄连(四两)夏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一两)黄连(七黄(五两)黄丸取

大黄甘草饮子

(出宣明论)

治男子妇人一切消渴。不能止者。

大豆(五升先煮三沸淘出苦水再煮)大黄(一两半)甘草(大粗者四两长四指打碎)上用水渴

川黄连丸

(一名麦门冬丸出直指方)

治诸渴。

川黄连(净五两)白天花粉麦门冬(去心各三钱半)上末以生地黄汁。并牛乳汁。

夹和捣丸。

硝石散

(出圣济总录)

治三消渴疾。

硝石葛根铅霜(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冷水调下。

澄水饮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

银瓶内汤碱水萍(焙干)葛根(锉各等分)上各件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

煎至一

铅黄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不止。

水银(三两先溶铅旋水银候铅面上有花晕上便以铁匙掠取于乳钵内研细)皂荚(一梃不蛀者一中盏

浮石散

(本事出方)

治消渴。

浮石舶上青黛(各等分)麝香(少许)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汤调下。

枳子丸

(出危氏方)

治饮酒多发。积为酷热。蒸熏五脏。津液枯燥。血泣

。小便并多。

枳子(二两)麝香(一钱)上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吞下

三神汤

(出危氏方)

治证同前。

乌梅肉远志(去心甘草水煮过却以姜汁拌炒各一两)枳实(去瓤一两)夏加黄连(五钱)温服

龙凤丸

(出危氏方)

治消渴。

鹿茸(火燎尖毛一两酒浸炙)山药菟丝子(酒浸各二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牡蛎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润肺。

白羊肝(一具切熬干)牡蛎(三两烧为粉)胡燕窝中草(烧灰一两)上为散。每服于食后。

浮萍丸

(出千金方)

治消渴。

干浮萍栝蒌根(各等分)上为末。以人乳汁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饮服三十丸。

日三。

百日还丹

(出儒门事亲)

治消渴。

佛茄子柳根(各等分)上为末。枸杞汁和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丸数加减。新水送下

乌金散

(出三因方)

治热中。多因外伤燥热。内用意伤脾。饮啖肥腻。热积

中。致多食数黄丹(炒)细墨(烧各一两)上研匀。每服三钱。食后先用水一两碗漱口。待心中热。

索水

止渴丸

黄连(二两)无名异(一两)上为细末。用蒸饼打糊为丸。绿豆大。每服百丸。用茄根茧壳

竹龙散

(出三因方)

治消渴。

五灵脂黑豆(生去皮各半两)上为散。每服二钱。煎冬瓜汤调下。无冬瓜即用冬瓜苗叶子五味

冬瓜饮

(一名黄瓜汤出十便良方)

治消渴热盛。心神烦乱。及饮水多。小便

脂。日夜无大冬瓜(一枚)黄连(去须半斤)上先捣黄连为末。将冬瓜三停中截去一停。取二停净。

去一瓜瓜

栝蒌根

(出圣济总录)

治因好食热面炙肉。及服补热药。并乳石。三焦气膈

。心肺干热。口栝蒌(一枚黄熟者去皮用瓤并子)冬瓜(一枚中样者割破头纳栝蒌瓤子在冬瓜心内)上用黄烂研即不

人参煎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

人参(一两)葛根(锉二两)上为末。每发时须得猪汤一升以来。入药末三钱。

又入蜜每夜饮

朱砂黄连丸

(出医方集成)

治心虚蕴热。或因饮酒过多。发为消渴。

朱砂(一两另研)宣连(二两)生地黄(三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神白散

(出儒门事亲)

治真阴素被损虚。多服金石燥热之药。或嗜爆炙咸物

。遂成消渴桂府滑石(六两)甘草(一两生用)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或大渴欲饮冷者。

双补丸

(出仁存方)

治渴。补养气血。

五味子菟丝子(酒浸炒)上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汤饮吞

茯神汤

(一名黄汤)

治消渴。

人参汤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初因酒得。

人参甘草(半生半炙各一两)上粗捣筛。猪水。去滓澄清。取五升。同煎至二升半。

去滓。渴即饮之。永瘥。

面饼丸

(一名神效丸又名神授丸出杨氏家藏方)

治消渴有验。

密陀僧(一两别研极细)川黄连(一两为细末)上用蒸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

煎茧壳心为茧是昔记得向有一客。病此疾。宿疾逆旅。终夜求水不得。偶釜中有汤。酌而沃。其渴随止。旦起视之。乃缫茧汤也。近授阆州权军。任忠裕。即日而瘥。

内金散

(出经验良方)

治消渴日饮水一石。小便不禁。

鸡内金(即鸡肚内黄)菠根上等分为末。米饮调服二钱。

黄连丸

(一名热消丸出十便方)

治患热消渴。常服有验。

豉心(二两以盐醋拌蒸晒干如此者三熬微黄)川黄连(三两)上为细末。蜜和为丸。

每日空无乌

治渴小便利。复非淋者。

(出千金方)榆白皮(二斤切)上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三合。日三。

又方

(出千金方)蔷薇根(一把)上水煎服之佳。肘后方。以治睡中遗尿。

又方

(出千金方)鹊巢(三年重者)上烧末。以饮服之。肘后方。以治睡中遗尿。

又方

(出千金方)桃胶上丸如弹子大。含之咽津。

又方

(出千金方)蜡(如鸡子大)上以酢一升。煮二沸。适寒温。顿服之。

又方

(出千金方)小豆藿(一把)捣取汁。顿服三升。

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

(出圣惠方)黍米泔上用一大盏。温服之。

水火既济丸

(出德生堂方)

治上盛下虚。心火炎燥。肾水枯竭。不能交济而

渴证。此药主黄连(一斤)白茯苓(一斤)上为细末。熬天花粉水。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

黄瓜根丸

(出圣惠方)

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宜服此药。

黄瓜根(三两)黄连(三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于食后以温水送下二十

兔骨饮

(出仁存方)

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

兔骨(一具微炙黄捣碎)大麦苗(二斤)上以水一斗。煮取汁五升。每服一小盏。

日三两服

棘枸子散

(出百一选方)

治消渴。

眉山杨颖臣。长七尺。健饮啖。倜傥人也。忽得消渴疾。日饮水数斗。食倍常而数溺。

渴笑张云。消渴消中。皆脾弱肾败。上不治节阳水。肾水不上升。乃成此疾。今颖臣脾脉极下肾不衰。当由果实与酒过度。热在脾。所以饮食过人。而多饮水。饮水既多。不得不多溺。非消渴也。麝香能败酒果瓜花。棘枸亦胜酒。屋外有此木。屋内酿酒不熟。以木为屋。

下亦不成酿。故以此二物为药。以去果酒之毒也。以其实如鸡距。别鸡来巢。俗谓之鸡距。

亦谓之癞汉指头。盖取其似也。食之如牛乳。小儿喜食之。本草木部作枳。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