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为天地浩荡之气。正顺则能长养万物。偏邪则能伤害品类。人或中之。鲜有不致毙者。

是以圣人推为百病长。原夫风与气一也。塞乎天地之间。则阴阳不同。在乎人身之中。则吹呵有别。阳为风。故风无形而有其势。阴为气。故气有质而无其威。吹则冷而劲为风。呵则温而和为气。是以四时之内。八风二十四气者。以候阴阳消长之机也。大块噫而为风。山泽蒸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作劳。故精气内安。形神外全。病安从来。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神。

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致阴阳不调。腑脏气偏。荣卫失度。气血错乱。经络空虚。腠理不密。外邪因得以伤之。风邪之中人也。其状奄忽。盖风性紧暴。善行数变。其中人也卒。其眩人也晕。激人涎浮。昏人神乱。千金方风论。有七十二种。究其大法。则以五风为首。五风者。谓肝心脾肺肾五脏之风也。其言生死。各亦不同。

肝风之状。踞坐不得低头。青色围绕目额者。可治。宜于肝俞灸之。若上喘目直视。唇口俱青。或面目大青黑。一黄一白者死。心风之状。汗自出。偃仰不可转侧。唇色正赤。语言狂妄者生。宜于心俞灸之。若唇面青黄黑赤色不定。眼动不休。或面目时时悚动者。心绝也。五日而死。脾风之状。踞坐而腹满。不嗜食。一身通黄。四肢不收。口吐涎沫者。尚可治也。宜灸脾俞。若手足俱青。木贼土败必死矣。肺风之状。偃卧胸满。喘而不休。冒闷汗出。鼻不闻香臭。不得卧。鼻下至口。色白者可治。宜于肺俞灸之。若失血。及妄言色黄者。

不治。七八日而死。肾风之状。踞坐而腰脚痛重。视胁肋边未有黄色者。可治。宜于肾俞灸之。若齿黄面如土色者死。至于六腑本无中风。惟胃有之。以胃为水谷之海。变化五味。以资五脏。虚则风邪亦得以中之。胃风之状。额上汗出。饮食不下。隔塞不通。腹满。去衣则胀。张口肩息。心下澹澹。食寒则泄。孙真人云。新食竟取风为胃风。疟论亦然。五脏中风。其脉皆浮。但兼以本脉。而见于本部。与人迎相应也。假令肝中风。则左手关部与人迎脉。并浮而弦者也。余皆仿此。大抵肥人多喜中风。以其肌肤软脆。风邪易中。入之则深。

庞老故云。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即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风气外泄。即为寒中而泣出。盖可知矣。得此疾者。诊其脉迟浮者吉。急疾大数者凶。大肠闭涩为顺。下利为逆。口目俱闭者易治。口目俱开者难治。骨热多烦者。损其热药。脏寒下利者。损其冷剂。治之当随病之浅深。慎无执着。诸方论中。所谓左瘫右痪者。由邪气中人。邪气反缓。正气反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风赋有云。气虚则痪无左右。血涩而瘫中两边。以此而知气血俱虚。则瘫痪两证俱有。若气顺血涩。则为瘫风。瘫风者。筋脉拘急挛拳也。若血顺气虚。则为痪风。痪风者。软抬动不能也。不必左为瘫。而右为痪。痪风不可全用风药。当以理气药兼而用之。瘫风则当以益血补筋去风药治之。则万举万全矣。予历观古方。治诸风。不问病之轻重。

表里浅深。皆以小续命汤加减用之。此良法也。但小续命汤。内无通气药。不可独用。若能以通气汤散兼而服之。必成其功矣。宋氏云。治风之法。当以缓散中通气为先。通则痰气不熏蒸。风亦可得以摅散。诚哉是言也。小续命汤通治诸风。惟偏枯则不可多用。盖偏枯者。

其人血不荣于一边。小续命汤复发汗亡血故也。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

神智如常。治之宜养血。大八风汤、续断汤。风痱者。身无痛处。但四肢缓纵。神智昏乱。

不甚语言。微有知则可治。以其风散涎注。关节气不能行。故四肢不遂也。治之先进太乙神精丹三粒。次以西州续命汤。风者。奄不知人。咽中噫噫然有声。以其邪中心肺。涎潮鼻塞。心肺间。故不能言。宜用小续命汤、独活汤。风柔者。以风热入于肝脏。使诸筋挛急。屈不可伸。经曰。寒则挛急。热则弛张。风颤者。以风入肝藏。经络之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摇而手足颤掉也。风喑者。以风冷之气。客于中。滞而不能发。故使口噤而不能言也。

风痹者。由风寒湿三气。袭于经络。舍于血脉。留于荣卫。故使身顽肉浓。不知痛痒。其证则有筋骨血肉气之五痹。以属五脏。诸痹始得之在外。速治之无不愈者。及其邪气深入。各传于脏。无不危殆。故曰风中脉。则口眼斜。中腑则肢体废。风入脏则性命危矣。又有中风之病。卒暴昏迷。涎浮胸中。上下相引。声如引锯。皆由饮食过度。嗜欲无节。停留胃中。使气脉关隔。不得营运。荣卫失度。脏腑怯弱。风邪暴客。相抟成涎。虽投治风药。永不得下。盖涎浮上部。填塞心胸。诸风闭塞。急当吐之。使快为度。然后急进续命汤。近世方书多云。中风不可吐。久后令人坏一臂。盖药中多用水银粉。大损脾胃。脾胃既损。四肢不举。理之必然。殊不知古人治法。其高者因而越之。病在胸上为高。越之为吐也。如朱砂丸。止是吐胸上积涎。于脾胃何损。用之必效。若无涎。亦慎与吐。恐脾胃俱虚。呕血而死。

不可不知。世有气中。方书无载。考其至理。皆由喜怒不节。气血暴伤。盖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怒则气逆。喜则气缓。气血失常。乱于胸中。壅于经络。滞则生风。渐渐无力。昏困欲倒。治之当顺气理血。不可妄投风药。至如新沐中风。名曰首风。饮酒中风。名曰漏风。

又曰酒风。入房中风。名曰内风。又曰劳风。各有治法。夫风之为病。有瘙痒者。有瘾疹者。有疼痛者。有疮疡者。有聋瞽者。有历节者。有颠厥者。有狂妄者。千状万化。莫不由五脏而生矣。

大抵人之有生。以元气为根。荣卫为本。根气强壮。荣卫和平。腠理致密。外邪客气。

焉能为害。或因喜怒。或因忧思。或因惊恐。或饮食不节。或劳役过伤。遂致真气先虚。荣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肌肉疼痛。为痰涎壅塞。口眼斜。偏废不仁。神智昏乱。为舌强不语。顽痹不知。精神恍惚。惊惕恐怖。或自汗恶风。

筋脉挛急。变证多端。治疗之法。当推其所自。若内因七情而得之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

外因六淫而得之者。亦先当调气。然后根据所感六气。随证治之。此良法也。但发直吐沫。摇头上撺。面赤如妆。或头面青黑。汗缀如珠。眼闭口开。声如鼾睡。遗尿不知人者。皆不可治。

风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数变。行者动也。风本为热。热胜则风动。宜以静胜其躁。养血是也。治须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则虚其卫。多下则损其荣。治其在经。虽有汗下之戒。

而有中脏中腑之分。中腑者宜汗之。中脏者宜下之。此虽令汗下。亦不可过也。汗多则亡阳。

下多则亡阴。亡阳则损其气。亡阴则损其形。初谓表里不和宜汗下之。表里已和。是宜治之在经也。其中腑者。面显五色。有表证而脉浮。恶风恶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后。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侧。皆曰中腑也。其治多易。中脏者。唇吻不收。舌不转而失音。鼻不闻香臭。耳聋而眼瞀。大小便秘结。皆曰中脏也。中脏之病难治也。六腑不和。留结为痈。五脏不和。九窍不通。无他。乃在经也。初证既定。宜以大药养之。当顺时令而调阴阳。安脏腑而调荣卫。少有不愈者也。风中腑者。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发其表。如兼中脏。则大便多秘涩。宜以三化汤通其滞。初证已定。别无他变。以大药和治之。大抵中腑者多着四肢。中脏者多滞九窍。惟有中腑者。多兼中脏之证。至于舌强音涩。久服大药。能自愈也。有中风湿者。夏月多有之。其证身重如山。不能转侧。宜除风胜湿去热之药。切不可针灸治之。气血痰水。受病于内者也。风寒暑湿。致寇于外者也。人之一身。血气既虚。阴阳不守。饮食居处。嗜欲无节。冲风卧地。调护不周。于是经络空疏。腠理开彻。风邪乘其虚而入之。挟热则痿堕缓弛。挟寒则急痛拘挛。自其邪气之入人也。邪气反缓。正气反急。正气引邪。为僻。为窜视。为掣纵。为搐搦。为瘫痪。为反张。在于阳则皮肤缓。在于阴则为腹里急。

缓则四肢不能收。急则一身不能仰。皆随其邪气所至。表里浅深。而有证也。种类虽多。大要有四。血气偏虚。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谓之偏枯。神智不乱。身体无痛。四肢不举。一臂不随。谓之风痱(能言则可治)。忽然迷仆。舌强不语。喉中窒塞。噫噫有声。

谓之风(身有汗则生)。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其人肉浓身顽。不知痛痒。风多则走注。寒多则疼痛。湿多则重着。在筋则筋屈而不伸。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肉则不仁。在骨则癃重。夫是之谓风痹。

伤风一证。发热烦躁。头痛面光。恶风自汗。盖风能散气。故有汗也。风家脉浮者。病在表。

脉实者。病在里。脉虚者。病在脏。脉促者。病在上。浮则发散。实则疏导。虚则温之。而病患壮盛。胸喉澎湃者。瓜蒂散少少吐之。俗谓热则生风。大纲然尔。多有胃虚、气虚、血虚。虚极而生风者。若诸虚证候。天雄、附子、官桂、川乌。又必不可阙。治法大要。尽以消痰顺气为先。顺气用南木香、苏合香、香橼辈。消痰用南星、半夏、细辛、僵蚕辈。如石绿、铁焰、水银、轻粉、铅霜、朴硝等剂。谨勿妄施。寒毒入胃。则血脉凝涩。真气消铄。

不旋踵而成废人。治风良剂。小续命汤为上。排风汤次之。然二药主风不主气。须以人参顺气散。乌药顺气散。佐助其间。气一流行。则风亦疏散矣。至若口开手撒。泻便遗尿。眼合不开。汗出不流。吐沫气粗。声如鼾睡。面黑。发直头摇。手足口鼻青冷。口噤而脉急数。

皆为不治之证。若中于肝者。人迎与左关上。脉浮而弦。面目多青。恶风自汗。左胁偏痛。

中于心者。人迎与左寸口。脉洪而浮。面舌俱赤。翕翕发热。喑不能言。中于脾者。人迎与右关上。脉浮微而迟。四肢怠惰。皮肉动。身体通黄。中于肺者。人迎与右寸口。脉浮涩而短。面浮色白。口燥多喘。中于肾者。人迎与左尺。脉浮而滑。面耳色黑。腰脊痛。引小腹。隐曲不利。中于胃者。两关脉并浮而大。额上多汗。隔塞不通。食寒则泄。凡此风证。

或挟寒则脉带浮迟。挟湿则脉带浮涩。二证俱有。则从偏胜者治之。若因七情六淫而得之者。

当先调气。而从治风邪。仓卒之际。救此急证。宜先以皂角细辛。入鼻内。通其关窍。次以苏合香丸擦牙。连进以生姜自然汁。并三生饮。候其苏醒。然后次第进以顺气排风续命之类。张仲景曰。欲疗诸病。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治道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朽。悦人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逐邪。风气湿痹。表里移走。居处无常处者。散当平之。次当用丸。丸药者。能逐风冷。破积聚。消诸坚癖。进饮食。调和荣卫。能参合而行之者。可谓上工。故曰。医者意也。又曰。

不须汗而强汗之者。出其津液。枯竭而死。须汗而不与汗之者。使诸毛孔闭塞。令人闷绝而死。又不须下而强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不禁而死。须下而不与下之者。使人心内懊。

胀满烦乱。浮肿而死。又不须灸而强与灸者。令人火邪入腹。干错五脏。重加其烦而死。须灸而不与灸之者。令人冷结重凝。久而弥固。气上冲心。无地消散。病笃而死。

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位列东方甲乙也。时春升也。人甲胆乙肝是也。四气调神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发皮毛。发腠理。三冬陈积恶气。是明发汗宜阳气升。天地俱生。

万生养之道。人病八风所害。难入此说。答曰。素问之道。皆谓人养生失宜而作病也。至真要大论四反治。为证当通因通用。顺月令升发。以滋阳道。而反补之为之治。经云。风从上受之。惟宜宣发以去之。缪刺论云。夫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脾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凡治诸病。先别阴阳。故经云。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仲景云。发表攻里。本自不同。夫八正之气风。其至以时。乃生万物者也。切避其寒暑。有和风。有大暑风。有凉风。有大寒折木风。冲后八风。中人则病。谓之虚风。冬天大寒之风。中人则暴死。治之大要。先缪刺皮毛孙络。以出其血。无令邪气得入于经脉。百病皆然。俱出皮毛间血络也。若冬月闭密阳气。不令妄泄。至春气升旺之时。故胆风得用事矣。此由脾胃荣气上行者是也。故曰。清阳为天。清气出上窍(耳目口鼻舌喉也)。清阳发腠理。(津液上出于皮毛。养血脉。七神所根据。元气因流者也)。清气实四肢(清阳之气。护卫皮毛。邪不得犯。充塞天地。在人则实皮毛。可开阖者也)。明春升肝胆之气。上冲于天。即谓之谷气一体。不须两认。胃之谷气大矣哉。滋养天真元气。此即七神主万化者也。又云。荣气常与卫风相合。

随此即春风肝胆之气。故风不可折也。治法正。则周身元气不差KT矣。岂可便以大苦寒之剂旨故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