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味甘辛。主解百毒,杀百老物殃鬼,辟温疾,障,邪毒蛊。久服不夭。一名周升麻。生山谷。

味辛、苦、微甘,性寒,入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利咽喉而止疼痛,消肿毒而排脓血。

《金匮》升麻鳖甲汤升麻二两,鳖甲手掌大一片,甘草二两,当归一两,雄黄五钱,蜀椒一两。水四升,煎一升,顿服。治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吐脓血。阳毒之病,少阳甲木之克阳明也。手足阳明,皆行于面,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火之色赤,故面见赤色。足阳明之脉,循喉咙而入缺盆,胆胃壅迫,相火瘀蒸,故咽喉痛而吐脓血。其病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甘草,清咽喉而缓急迫,鳖甲、当归,消凝瘀而排脓血,雄黄、蜀椒,泻湿热而下逆气也。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升麻二两,鳖甲手掌大一片,甘草二两,当归一两。治阴毒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阴毒之病,厥阴乙木之克太阴也。厥阴乙木,开窍于目,木之色青,故面目青。脾主肌肉,足太阴之脉,上膈而挟咽,肝脾郁迫,风木冲击,故身及咽喉皆痛。升麻、甘草,清咽喉而缓急迫,鳖甲、当归,破结滞而润风木也。

阳毒、阴毒,病在肝胆,而起于外邪,非风寒束闭,郁其脏腑,不应毒烈如是。升麻清利咽喉,解毒发汗,表里疏通,是以奏效也。

《伤寒》麻黄升麻汤方在麻黄。用之治厥阴病,咽喉不利,吐脓血,以清咽喉而排脓血也。

升麻辛凉升散,清利咽喉,解肌发表,善治风寒侵迫,咽喉肿痛,呕吐脓血之病。最能解毒,一切蛊毒邪秽之物,入口即吐。避疫疠烟瘴之气,断泄利遗带之恙,止吐衄崩淋诸血,消痈疽热肿,平牙根臭烂,疗齿疼,医口疮,胥有良效。

手阳明自手走头,足阳明自头走足,二经升降不同。升麻升提之性,入手阳明为顺,入足阳明为逆。咽喉之病,以及口舌牙齿,其位在上,须用升麻而加清降之药,自高下达,引火归根。若足阳明他病,悉宜降药,不宜升提,惟用于涌吐方中乃可。后世庸工,以之升提足阳明胃腑清气。足阳明顺下则治,逆上则病,何可升乎!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