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为之使。恶白藓皮、龟甲。

甘,微温。入手太阴经,兼入足太阴气分。助气补血。固腠理,益脾胃,托疮疡,止盗汗。(固气之功。)得枣仁,止自汗。配干姜,暖三焦。配川连,治肠风下血。配茯苓,治气虚白浊。配川芎、糯米,治胎动、腹痛、下黄汁。佐当归,补血。使升、柴,发汗。

补虚,蜜炒。嘈杂病,乳炒。解毒,盐水炒。胃虚,米泔炒。暖胃,除泻痢,酒拌炒。

泻心火,退虚热,托疮疡,生用。恐滞气,加桑白皮数分。血枯(助气生火,血愈枯也。)中风,(阳气升,风益疾,痰益盛。)火动生痰,五内虚甚,(升气于表也。)上热下寒,(气升,上益热,下益寒。)痘色不润,(助气,血愈枯。)肝气不和,(黄耆能动三焦之火。)皆禁用。

怪症∶四肢节脱,但有皮连,不能举动,此筋解也。用黄耆三两,酒浸一宿,焙研,酒下二钱,至愈而止。

黄 补气,而气有内外之分。气之卫于脉外者,在内之卫气也。气之行于肌表者,在外之卫气也。肌表之气,补宜黄耆。五内之气,补宜人参。若内气虚乏,用黄 升提于表,外气日见有余,而内气愈使不足,久之血无所摄,营气亦觉消散,虚损之所以由补而成也。故内外虚气之治,各有其道,不谙其道而混治之,是犹盲人之不见黑白也。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