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以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由E-B病毒(属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

E-B病毒首先侵入鼻咽部粘膜,然后扩散至B淋巴细胞(一种产生抗体的白细胞)。E-B病毒感染非常普遍,常感染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约50%的美国儿童在5岁前已受过E-B病毒感染。实际上这种病毒的传染性并不很强,与E-B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或接吻,是青少年传染的主要途径。

E-B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有相关关系,后者主要发生在热带非洲。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如器官移植的受者及艾滋病患者,以及一些鼻咽部癌症患者中,E-B病毒在某些B淋巴细胞的肿瘤的发生上也可能有作用。虽然在这些癌症中E-B病毒的精确作用尚不清楚,但主要认为是病毒基因物质的特别部分,改变了感染细胞的生长周期。

【症状和并发症】

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后多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青少年和成人可呈隐性或显性感染。以受感染到出现症状(潜伏期)被认为是30~50天。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4个主要症状是疲劳、发热、咽喉痛和淋巴结肿大,但并非每例病人都具有这4大症状。通常病初常感全身不适,持续数日到1周,然后出现发热、咽喉痛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常在午后或傍晚时达高峰约39℃。咽痛可非常明显,咽后壁可有脓样分泌物覆盖。淋巴结肿大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颈淋巴结最常见。在病初2~3周,疲乏症状常最明显。

50%以上的病人伴有脾脏肿大,肝脏亦可轻度肿大。患者可出现黄疸和眼眶周围水肿,但较少见。皮疹不常见,但在一个研究报道中,几乎每一个E-B病毒感染者又接受氨苄西林治疗的病人均出现皮疹。其他并发症有脑炎、癫痫、各种神经病变、脑膜炎及行为异常。

肿大的脾脏变得更易受伤,脾破裂为不常见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一但发生则需要外科手术急症切除脾脏。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但也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一般不经治疗常可恢复正常。罕见的可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肺部可出现充血,但常常不引起症状。

【诊断】

本病的诊断依靠临床症状。然而,本病的临床症状并不特异,且与其他感染相似,如巨细胞病毒引起的综合征就难与本病相鉴别。其他的病毒和弓形体病也可引起类似本病的症状。甚至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及其他一些非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类似的临床表现。

血液试验可以确诊,即检测E-B病毒的抗体。机体也产生一些新的B淋巴细胞并消除受染的细胞。这些细胞在显微镜下显示特征性的形态,并在病人血中大量出现。咽部的链球菌感染可以类似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借助于咽拭子培养加以区别。此种链球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以防止形成脓肿和减少风湿热发生的可能性。

【预后和治疗】

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能完全恢复,但病程长短变化较大。急性期约持续2周,以后患者能恢复正常活动,但疲乏的感觉可持续几周,偶尔可达数月。罕有病人发生死亡(低于1%),最常见于严重并发症,如脑炎、脾破裂、气道阻塞,尤其易于在机体免疫系统受损的人中发生。

在发热、咽喉痛及全身不适消失之前,应鼓励患者多休息。由于存在脾破裂的危险,即使脾脏并未明显肿大,在病后6~8周内应避免负重和运动。发热和疼痛时可用阿司匹林或醋氨酚。但儿童患者由于存在发生雷耶综合征的轻度可能危险,并能导致死亡,故儿童应避免用阿司匹林。其他并发症如气道严重肿胀,可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虽然阿昔洛韦可减少E-B病毒的复制,但对缓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几乎没有作用。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