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控涎丹
出处
控涎丹,出自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本方又名“子龙丸”,由十枣汤衍化而来。
组成
甘遂、大戟、白芥子。
用法
上药各等分,共为细末,面糊为丸。每服1.5~4.5克,每日或隔日服1次,临卧时用生姜汤送服。
功效
祛痰逐饮。
主治
主治水饮痰涎停于胸胁,胁肋疼痛,舌苔黏腻,脉弦或滑。
方解
本方大戟荡涤脏腑曲道之水饮痰毒、恶血,甘遂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遂、戟配伍,峻逐痰饮水湿,兼入血分,消癥化瘀;白芥子荡涤皮里膜外之水饮、痰毒、恶血。宋·陈言谓:“控涎丹专为痰涎伏在心膈上下而设。”只要掌握好用量,择证无误,其疗效安全可靠。体气虚弱者应当慎用。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脂肪瘤、颈淋巴结结核、骶髂关节炎、颈椎病、慢性前列腺炎、神经性呕吐症、慢性腹泻、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证属水饮痰涎停滞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方中甘遂含有一种无水酸,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亢进,产生峻下作用,并有利尿之功;白芥子含有脂肪油及白芥子苷、杏仁酶等成分,有祛痰平喘,止咳作用,并对组织中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尤有殊功。
方歌
控涎丹用遂戟芥,攻涤痰涎力不差。
摘录
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