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出处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出自汉·《伤寒论》。本方又名“桂枝救逆汤”。

组成

桂枝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3枚)、牡蛎五两(15克)、蜀漆三两(9克)、龙骨四两(12克)。

用法

现代临床多用常山代替蜀漆,水煎服。

功效

通阳、镇惊、安神。

主治

心阳虚损,症见心悸,惊狂,卧起不安,舌淡或紫,脉细微疾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脏神经症、精神病等病症。

1.心脏神经症:以本方治疗57例,服药一般7~15剂。疗效评定以临床不适症状完全消失,睡眠明显好转为痊愈。结果:治愈30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四川中医》2008年第12期)

2.精神病:以本方加减治疗痰浊阻遏阳气,蒙蔽心神型癫证。7剂后患者诸症减轻,又加服30余剂而获痊愈。(《江苏中医药》2008年第4期)

方解

本方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去芍药,因其酸苦、属阴,有碍心阳的恢复及痰浊的消散;桂枝、甘草相合,以促心阳恢复:姜枣补益中焦以充化源,调和营卫以补心气,正是“心不足者,当和其营卫”之意;龙骨、牡蛎收敛浮越之神;蜀漆涤痰,降冲逆,引领龙牡。诸药相协,共达温振心阳、收敛阳气、平降冲逆、镇摄心神之功,故效如桴鼓。

临床应用以心阳不振,心悸、惊狂、卧起不安为辨证要点。可不必拘泥于火邪致病,凡属心阳不足、痰扰心神而见惊狂、卧起不安者,均可大胆使用。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蜀漆中有效成分七叶皂苷易造成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现代常用常山代替,并且通过先煮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方具有降压、镇静、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

方歌

桂枝去芍已名汤,蜀漆还加龙牡藏。五牡四龙三两漆,能疗火劫病惊狂。

摘录
汉·《伤寒论》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