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伤寒论》:半夏散

出处

半夏散,出自汉·《伤寒论》。本方汤剂,名“半夏汤”。

组成

半夏、桂枝、炙甘草。

用法

上药各等分,研末,每用3~5克,开水冲服。汤剂,每用9克,水煎服。

功效

涤痰开结,散寒止痛。

主治

主治咽痛,伴恶寒,气逆,欲呕,痰涎多,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白血病化疗性消化道反应等病症。

1.慢性咽炎:应用半夏散及汤加味治疗寒凝痰结型慢性咽炎33例,与口服克拉霉素治疗27例作对照,疗程10日。以咽痛消失,咽干、咽痒、干咳减轻或消失,咽部黏膜无充血,淋巴组织恢复正常,滤泡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70.3%。(《陕西中医》2014年第8期)

2.白血病化疗性消化道反应:为防治白血病化疗性消化道反应,治疗组54例于化疗前30分钟应用半夏散神阙穴穴位敷贴,对照组55例于化疗前30分钟静脉推注盐酸恩丹西酮,两组均每日1次,持续至化疗结束。止呕有效率按(完全缓解例数十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计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32.73%。(《中国中医急症》2013年第7期)

方解

章虚谷云:“少阴之脉,其直者上循喉咙,外邪入里,阳不得伸,郁而化火,上灼咽喉,仍用辛温开达,使邪外解,则内火散,此推本而治之。若见咽痛而投寒凉,则反闭其邪,必致更重。”方中半夏辛温涤痰散结;桂枝通阳散寒;蜜炙甘草调和药性,缓痛。诸药合用,客寒夹痰之咽喉疼痛,迎刃而解。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少阴咽干呕逆、慢性窦道、郁热口疳等证属寒凝痰结的病症。

方歌

半夏散及汤方并,桂草半夏等分用,桂枝甘草证咽痛,当知不是少阴病。

摘录
汉·《伤寒论》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