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粟米草

拼音注音
Sù Mǐ Cǎo
别名

地麻黄、地杉树、鸭脚瓜子草

出处

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粟米草,江西田野中有之。铺地细茎似篇蓄而瘦,有节;三四叶攒生一处;梢端时间开小黄花如粟,近根色淡红;根亦细韧。"根据以上记载及其附图,所述与今粟米草相符。

来源

药材基源:为粟米草科植物粟米草或簇花粟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ollugo pentaphylla L.2.Mollugo oppositifoli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阴湿处或田边。

2.草生于旷野或海岸沙地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山东以南至西南。

2.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等地。

原形态

1.一年生草本,高10-30cm,全体无毛。茎铺散,多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倒披针形;茎生叶常3-5片轮生或对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5-3cm,宽3-7mm;叶柄短或近无柄。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柄长2-6mm;萼片5,宿存,椭圆形或近圆形;无花瓣;雄蕊3;子房上位,心皮3。蒴果卵圆形或近球形,长约2mm,3瓣裂。种子多数,肾形,黄褐色,有多数瘤状突起。花果期8-9月。

2.与粟米草的区别在于:叶片匙形、线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1-2.5cm,宽3-6mm,基部狭长,先端钝或急尖,边缘中部以上有疏离小齿。花簇生;种子表面有颗粒状突起,具假种皮和种阜;宿萼稍长于果实。

化学成分

1.-谷甾醇(β-sit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粟米草精醇(mollugogenol)A、B、D,L-鼠李糖基-D-葡萄糖基粟米草精醇(L-rhamnopyrano-syl-D-glucopyranosyl mollugogenol)A,牡荆素(vitexin),圣草素(eriodictyol),芹菜定-5-O-葡萄糖甙(apigenidin-5-0-glucoside),蹄纹天竺素-3,5-二-O-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5-di-O-glucosi-de),粟米草素(mollupentin),6-C-β-D-吡喃木糖基-8-C-α-L-吡喃阿拉伯糖基芹菜素(6-C-β-D-xylopyranosyl-8-C-α-L-ara-binopyranosylapigenin)。

2.含牡荆素(vitexin),牡荆素-7-葡萄糖甙(vitexin-7-glucoside)和2"-对-香豆酰牡荆素-7-葡萄糖甙(2"-p-coumaroylvitexin-7-glucoside)。

药理作用

粟米草地上部分对黄瓜芽枝霉有抗真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粟米草精醇A。粟米草精醇A尚有较强的杀精干作用,当其浓度为0~300μg/ml时,对精子的运动和生存力有剂量和时间相关性作用,在300μg/ml时达最大作用。粟米草精醇A与精子共孵60min后,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被抑制,精子膜脂质过氧化明显增强,在电镜下可见精子头和尾区的膜明显损害,精子顶体膜显着肿胀和破坏。本植物的皂甙提取物对攀鲈(Anabas testudineus)的致死浓度为151.36×l0,在亚致死浓度(50×l0)时,能使攀鲈鳃上皮肿胀,毛细血管收缩,鳃上皮微水孔封闭,最后可使鱼窒息而死亡。

性味

淡;涩;性凉

注意

《贵州民间药物》:"忌辣椒、烧酒及姜、葱。"

功能主治

清热化湿;解毒消肿。主腹痛泄泻;痢疾;感冒咳嗽;中暑;皮肤热疹;目赤肿痛;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塞鼻。

摘录
《中华本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