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荨麻根

拼音注音
Xūn Má Gēn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文山中草药》:本品(根、叶)有毒。过量服用,可致剧烈呕吐、腹痛、头晕、心悸,以至于虚脱。除对症治疗外,可用生姜加红糖水冲服。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宽叶荨麻荨麻狭叶荨麻麻叶荨麻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Urtia laetevirens Maxim.2.Urtica fissa Pritz3.Urtica amgustifolia4.Urtica cannabin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下或沟边。

2.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坡路旁草丛中或沟边。

3.生于山地林边或沟边。

4.生于干燥山坡或沙丘坡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4.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1.多年生草本。茎高40-100cm。疏生螫毛和微柔毛,不分枝或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3cm;托叶每节4枚,离生,有时上部多少合生,披针形;叶片狭卵形是宽卵形,长4-9cm,宽2.5-4.5cm,先端短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锐牙齿或锯齿,两面疏生刺毛和细糙毛,钟乳体短杆状,有时点状;基出脉3条。雌雄同株;雄花序生于茎上部叶腋,长约达8cm;花被片4,雄蕊4;雌花序生于下部叶腋,较短;花被片4,有细糙毛,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卵形,稍扁,长达1.5mm。花期3-5月,果期5-8月。

2.多年生草本,茎高60-100cm。生螫毛和反曲的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l-7cm;托叶合生,卵形;叶片宽卵形或近五角形,长及宽5-12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近掌状浅裂,裂片三角形,有不规则牙齿,下面生微柔毛,沿脉生螫毛。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长达10cm,具稀疏分枝,在雌雄同株时生雌花序之下;雄花直径约2mm,花被片4;雌花序较短,分枝极短,雌花小,长约0.4mm,柱头画笔头状,瘦果近球形,扁平,有细柔毛。种子有黄色细点。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3.多年生草本,高达150cm。茎直立,有四棱,被螫毛。单叶对生;叶柄长8-17mm;托叶线形,分离;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2cm,宽1.2-2.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粗锯齿,齿尖朝向叶的先端。雌雄异株,花序长达4cm,多分枝;雄花直径约2mm,花被4;雄蕊4;雌花较雄花小,花被片4,果期增大;于房长圆形,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卵形,长约1mm,包于宿有的花被内。花期7-8月,果期8-10月。

4.多年生草本,茎高达150cm。有棱,被螫毛和紧贴的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8cm;托叶离生,狭三角形;叶片五角形,长4-12cm,宽3.5-12cm,3深裂或3全裂,一回裂片再羽状深裂,两面疏生短柔毛,下面疏生螫毛。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序长达12cm,雄花序多分枝,雄花直径约2mm,花被片4,雄蕊4;雌花花被片花后增大,长达2.5mm,有短柔毛和少数螫毛,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卵形,扁,长约2mm,光滑。花期7-8月,果期8-9月。

性味

苦;辛;性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止痛。主风湿疼痛;荨麻疹;湿疹;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

复方

①治风湿疼痛:荨麻根适量,泡酒三至五天后,每服5~10毫升,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药》)②治麻风:荨麻根干品四至六钱,水煎服。(《文山中草药》)③治湿疹:荨麻根。麻黄根各二两。煎水洗患处。洗一至三次后可见流黄水,继续再洗。本方以头部湿疹效果较好。(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虚弱劳伤,舒筋活血,又可驱风。

2.《新疆中草药手册》:治高血压,手足发麻。

3.《文山中草药》:活血散风,止痛。

摘录
《中华本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