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Zǐ Yù
别名

水芋、野芋子、东南芋、老虎广菜

出处

《新修本草》载:“芋有6种……白芋、真芋、禅芋、紫芋,并毒少,正可蒸煮啖之,又宜冷啖,疗热止渴。”这里所称的紫芋,即为本种。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紫芋的块茎及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casia tonoimo Nakai[C. antiuorum Schottf. Purpurea Maklno]

采收和储藏:春、夏采叶,鲜用或晒干。秋后采挖块茎,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我国贵州、云南等地有栽培。

原形态

紫芋,多年生草本。块茎粗厚。侧生小球茎,倒卵形,表面生褐色须根。叶l-5,由块茎顶端生出,高l-1.2m;叶柄圆柱形,向上渐细,紫褐色;叶片盾状着生,卵状箭形,长40-50cm,宽25-30cm,深绿色,基部具弯缺,侧脉粗壮,边缘波状。花序柄单1,外露部分长12-15cm,粗1cm,先端污绿色,其余与叶柄同色。佛焰苞管部长4.5-7.5cm,粗2-2.7cm,绿色或紫色,向上缢缩;檐部厚,席卷成角状,长19-20cm,金黄色,基部前面张开,长约5cm,粗1.5-2.5cm;肉穗花序单性;基部雌花序长3-4.5cm,粗1.2cm,子房绿色,稍侧向压扁,柱头脐状凸出,黄绿色,4-5浅裂,l室,子房之间杂以棒状不育中性花,黄色,截头;雄花序长3.5-5.7cm,粗6-8mm,雄花黄色;附属器角状,长2cm,粗0.4cm,具细槽纹。花期7-9月。

性味

味辛;性寒

功能主治

散结消肿;祛风解毒。主乳痈;无名肿毒;荨麻疹;疔疮;口疮;烧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