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草、三棱草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Ⅱ卷》。
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毛轴莎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pilosus Vah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水田边、路旁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毛轴莎草,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茎细长。秆散生,粗装,锐三角形,上部较粗糙。叶片宽6-8mm,边缘粗糙。叶鞘短,淡褐色。叶状苞片3,长于花序。聚伞花序复出;穗状花序卵形,长1.5-3cm,无总花梗。花序梗被淡黄色粗硬毛;小穗线状披针形,长5-10,有花8-18,小穗轴有白色狭翅;鳞片排列稍松,宽卵形,长约2mm,先端有短尖,脉5-7,中间绿色,两侧黄褐色,边缘有白色稼明的翅;雄蕊3,花药短,长圆形;花柱细长,有棕色斑,柱头3。小坚果三棱状卵形,长约1mm,具短尖,熟时黑色。花、果期8-11月。
含(2E,6E,10E)-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二酸二甲酯[di-methyl(2E,6E,10E)-3,7,11-trimethyl-2,6,10-dodecatrienedioate],香附子烯(cyperene),β-芹子烯(β-selinene),α-荜澄茄醇(α-cadinol),(2E,6E)-金合欢醇[(2E,6E)-farnesol],(2E,6E)-金合欢酸甲酯[methy(2Z,6E)-farnesate],丁午烯(caryohpyllene),桧脑(juniper camphor),(2E,6E)-金合欢醇乙酸酯[(2E,6E)-farnesyl acetate],棕榈酸甲酯(methyl palmitate),十七碳至二十五碳烷烃(C17-C25 alkanes) .
肝;肾经
味辛;性温
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主跌打损伤;浮肿
内服:煎汤,3-9g。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民间用于跌打、浮肿等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