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山西省山阴县中医院

原发性高血压病(下称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通常的中医观点认为:本病与肝肾有关,体质的阴阳偏盛偏虚、气血功能的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其发病机理为:“上实下虚”。“上实”是肝风上扰,气血并走于上。“下虚”为肾阴虚损,水不涵木,肝失滋养而致肝阳偏盛。病虽日久,阴损及阳,又致阴阳两虚,出现相应的症候。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阴阳观点分析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认为高血压病的根本发病原因在于阳虚,而不是阴虚,并且运用温阳扶阳的方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疗效。简述如下:

高血压病动脉病理变化与阳虚证相符。高血压病早期阶段,全身小动脉痉挛,长期反复的痉挛使小动脉内膜因压力负荷增加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改变,最后形成管壁的纤维化,管腔内呈不可逆的狭窄改变。全身小动脉痉挛是高血压病的最主要的病理变化。在中医理论中,痉挛属于收引范畴,而引起收引的原因就是寒气。《内经》云:“寒主收引”,那么导致寒气内生的主因,只有阳虚。有高血压发病的流行病材料提示,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环境噪音及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高血压。这些情况属于“烦劳”,《内经》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在烦劳的状况下,人体阳气被激发出来,处于高度运行状态,久而元阳也被调动出来,就会引起元阳不足,元阳虚则阴寒内生,阴寒引起络脉的收引及小动脉的痉挛,而引起高血压。

高血压病血浆成分的改变也符合阳虚理论。高血压的发病中除了存在全身小动脉痉挛之外,还有血浆成分的变化,表现为钠潴留和饱和脂肪酸的增高,以及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血症。这都属于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也都可以用阳虚运化失职,气化功能下降来解释。现代人由于膳食谱的改变,大量、长期摄入寒凉饮食损伤脾阳,再加上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劳心过度,思虑伤脾,使脾阳受损,运化功能下降,对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造成了水湿停滞而生浊邪,水湿浊邪停滞于络脉之中就形成血浆成分的改变,留滞于组织中造成肥胖,而水湿浊邪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阳气的运行,加重阳虚。

阳气的外越导致阳虚生内寒,造成全身动脉的痉挛,阳虚导致运化失职,气化不利;引起水湿浊邪的停滞。这二者相互作用加重了动脉的病变,使血压居高不下。

至于高血压中所见的“火”、“热”的情况,是由于虚阳外越以及外越的虚阳与停滞于体内的水湿纠结而成。

阴虚理论不能解释全身动脉的痉挛和血浆成分的改变这两条高血压发病的主要机理,同时阴虚肝旺也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虽然滋阴清火的治疗能够缓解一些高血压病的症状,但不能控制血压至正常。我们在临床上运用扶阳化浊、扶阳潜阳及扶阳通络等方法,对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部分患者达到减服降压药,乃至停服降压药的疗效。

附一例病案(2007年5月15日初诊):

患者张某,男,45岁。患高血压4年,血压在180/100~140/100mmHg之间,体重超标准体重30%,血糖血脂正常。每天口服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马来酸依那普利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d。血压保持在130/95mmHg上下。2008年5月出现旋转性头晕、头闷、全身乏力、睡眠不好、早醒就诊。舌质淡胖齿痕,脉沉滑。

诊断:元阳不足 湿浊上扰

治则:温阳化湿浊

处方:云苓30g,泽泻20g,制附75g,紫石英30g,砂仁10g,肉桂10g,炙甘草10g,石决明30g,苍术30g,陈皮10g,仙灵脾30g,法半夏15g,生姜60g为引,七剂。

方义:上方以真武汤温阳化湿浊,肉桂助附子扶阳以复元阳,平胃散运化中阳,增加气化使水湿浊无产生之源,紫石英、石决明重镇潜伏虚阳。三剂而眩晕止,尽剂睡眠、精神好转。以后以上方化裁治疗四个月,服药百余剂,血压正常,稳定在120/85mmHg。停服降压药,至今一年血压未升高。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