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魁山

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首届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号称“西北针王”、“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之父”的甘肃中医学院郑魁山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21日2时在兰州逝世,享年93岁。

郑魁山1918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的针灸世家。16岁随父郑毓琳先生系统学习《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经典著作。20岁时学成后行医于安国、保定等地,1943年赴北平行医,1947年考取中医师,独立开业。1951年从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与同道栾志仁等针灸界同仁创办北京广安门联合诊所,任针灸顾问。1951年~1953年协助北京中医学会创办北京中医学会针灸研究班和针灸门诊部。1952年受卫生部派遣任赴山西医疗队队长。1954年任华北中医实验所针灸主治医师,并受聘在政务院(国务院)医务室为中央首长诊疗疾病。1955年~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任主治医师兼第三研究室负责人,从事传统针法研究。1957年与北京协和医院协作研究视神经萎缩,任副组长。1960年与协和等10个医院协作研究经络实质,任组长。1956~1966年分别在中医研究院高师班、国际针灸班和前苏联、印度、朝鲜等外国专家班任教。1970年调到甘肃省成县医院,任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1982年,郑魁山调入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要从事教育工作,1985年与其他同志一道共同创建了针灸系,并任针灸系主任,后因年事高改任名誉系主任、教授。1992年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创建了学院唯一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其担任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在这一时期,他还任职中国针灸学会等学术组织,并受聘为《新编针灸大辞典》、《中国大陆名医大典》、《世界名人录》编委会顾问。1993年,郑魁山教授被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有独到临床经验和技术特长的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郑魁山教授在60余年的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实践活动中,对针灸理论追本溯源,对传统针刺手法孜孜以求,推陈出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他以祖国医学八纲辨证、八法治病的理论原则为指导,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医疗经验创立了针灸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针刺治病八法”,给古老的针灸医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他擅长应用传统针法治疗急症、重症、难症,形成了一套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针刺方法,如“穿胛热”、“温通法”、“过眼热”、“关闭法”等,对传统针法进行了独创性的发展。他努力探索针灸配穴和针法的应用规律,十分注重总结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对“烧山火”、“透天凉”等针法去繁就简,精心提炼,使之在临床更为实用有效。他所创“热补法”、“凉泻法”的针刺手法,在临床操作上简便易学、易行易效,该针法的实验研究课题,获甘肃省科技成果奖。“‘热补法’治疗视网膜出血的临床研究”课题,获卫生部科研成果奖。“‘烧山火’针法对家兔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论文,在1996年10月获美国1996年国际传统医学学术会议杰出论文奖。

郑魁山对古代的“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也有很深的研究。为了使前人经验发扬光大,方便后学,在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基础上结合个人实践体会,研制成袖珍“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临床应用盘”,有“纳子法”、“纳甲法”、“灵龟八法”三种优选取穴治病的用途,并且不用推算即可找到60年每日的“花甲子”及当日当时的开穴,给针灸医、教、研提供了简便准确的工具,也为时间医学和针灸、中药等疗法探讨优选法创造了条件。

在长期的医、教、研工作中,郑魁山学验俱丰,桃李满天下。他先后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6篇,出版或先后修订再版13册。其中《针灸集锦》及修订本,被日本京都中医学研究会翻译成日文出版;《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3次修订再版,并在台湾以繁体字再版;《针灸补泻手法》精装本,1996年获西南西北地区和甘肃省优秀图书奖;《针灸补泻手技》在日本用日文出版;《点校·针灸大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他的“传统针灸取穴法”、“传统针刺手法”被录制成录像片,供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教学使用,并获甘肃省高校优秀成果奖、西北五省奖和北京中国中医药博览会“神农杯”优秀奖;其演示的《针刺手法一百种》教学幻灯片和所撰《针灸问答》分别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国针灸精华》录像片由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并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由于他在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中的成绩显著、贡献突出,1988年获甘肃省园丁奖,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名中医”荣誉称号。近年来,他多次应邀赴日本、美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讲学、医疗,备受欢迎,被誉为“西北针王”,享誉国内外。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