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椿

心到 眼到 不如手到——孙树椿筋伤学术思想探讨

孙树椿首席研究员是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骨伤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首席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40余年来,孙树椿一直从事骨伤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临床中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在继承清代宫廷上驷院的传统中医手法,并广泛吸收现代医学的成就,结合自身经验加以提炼,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孙氏筋伤学术思想。

理论与临床并重

孙树椿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了更好的掌握解剖学知识,工作10年后到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学习。孙树椿强调学习手法必须对人体正常筋骨的结构关系有清楚的了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述:“必先知其体相,识其部位”,如果解剖学知识缺乏,仅凭“手摸心会”来“知其体相”显然是很有限的。

他认为,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得心应手。同时,因为手法是一门临床科学,只有应用于临床,才能显示其神奇功效。因此,孙树椿几十年如一日,临床不歇,如今已近70高龄,仍坚持门诊。

孙树椿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时,常教育学生“心到、眼到,不如手到”,只有多接触病人,才能找到手下的感觉,才能把理论运用在临床诊治中;孙树椿还强调,病人是我们最好的树椿,加强跟病人的交流能更好地提高手法的技艺。

辨病辨证,相互结合

孙树椿认为,有病就有证,辨证才能识病,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临床诊治时,既要辨病,又要辨证,只有病证合参,才能选用适当方药、恰当的手法。

辨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病名诊断;二是以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的西医病名诊断。辨证则是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辨别各种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种不同的证候。

辨病与辨证结合也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这是按中医的基本理论作指导,在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辨证;二是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这就是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具体病位、病理和转归等,洞悉疾病的性质,使治疗针对性更强。例如脊髓型颈椎病,一般都认为应手术治疗,但本病从中医角度认识有“痹证”“痿证”之分,痹证型完全可以非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

同一疾病其各阶段病理变化不同,治法也悬殊。在辨证治疗过程中,了解掌握西医的辨病,有利于了解掌握疾病转归与预后。孙树椿认为,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只是临床诊治中的一个模式,我们应该立足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合理利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检测手段,拓宽自己的诊断视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去分析观察疾病内在的病因、病机、演变规律。

筋伤手法,轻巧柔和

孙树椿的手法主要源于京城著名老中医刘寿山老先生,他在继承刘老先生的经验同时,运用现代的解剖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对其进行了规范整理。在保持疗效的基础上,简化精练了手法,使之便于学习掌握和推广应用,逐渐形成具有孙氏特点的筋伤手法。

孙树椿认为,手法的疗效靠的是手法本身,孙树椿指出“筋喜柔不喜刚”,在手法运用上尤其强调轻巧柔和、外柔内刚,力量由轻渐重,治疗中使患者在并不感到痛苦的情况下即获得症状的缓解或痊愈。

孙树椿治疗手法一般分三步进行:预备手法、治疗手法、善后手法。他尤其重视预备手法的应用。预备手法时,应用轻柔和缓的手法对痛性筋结施以按揉,通过治疗手法改善椎体失稳的同时,也可松解非特异性炎症刺激所产生的粘连。这样,通过手法治疗,使局部粘连松解、肌肉痉挛缓解、炎症消除。同时轻柔的手法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能够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调整植物神经的机能活动,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使交感神经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达到增加血流并缓解交感神经紧张的目的。另外,手法治疗还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促进炎症物质的分解、转化和排泄,减轻对神经血管的刺激所产生的疼痛症状。孙氏手法的独到之处正是体现了“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内治外治,相辅相成

孙树椿强调治疗要兼顾局部与整体,审证求因。由于筋伤疾病多以局部损伤为主,因此治疗时,既要注意局部,又要兼顾全身,然后选取相应的穴位和恰当的手法,借以舒筋活络,解痉止痛,这样才能兼顾局部与整体。

筋伤疾病以局部损伤为主,手法治疗是孙树椿的精华所在。但是,孙树椿在手法治疗的同时,也很重视内治的调理,做到内治与外治相辅。在内治的同时,强调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原则。他认为,气血循行全身,内伤上下、皮肉筋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所不在,故人体损伤无论何处,首当其冲伤及气血。并制定了腰痹通胶囊、颈痛颗粒、颈椎Ⅲ号方等内服方药以及洗药方等外用方药。只有外治与内治有机结合的相辅相成,才能促使损伤早日痊愈。

功能锻炼 动静结合

孙树椿认为,在筋伤的治疗中,动静结合也同样有着实际的临床意义。筋伤是指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的损伤。它不像骨折、脱位那样易被人们重视,常常发展成为慢性疾患。古人描述了对患部损伤既要用绢片作相对固定,又要做屈、伸等动作的治疗方法。这就是如今泛指的“动静结合”的雏形。

孙树椿指出,伤后经络受阻,气血瘀滞,血肿形成,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筋伤的愈合需要固定一段时间,以利于筋伤的修复,这即是“静”。同时,由于血肿形成,若瘀血不去,日久气血凝滞,血不荣筋,容易导致筋肉挛缩,疼痛,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因此,除一定时间的“静”外,也需要注重局部及全身的功能锻炼,使气血畅通,筋肉得养,这即是“动”。

在临床上,通过判断筋伤的具体性质,医生施以不同的适当的手法及时回纳归正,理筋修复。孙树椿强调此时的手法一定要轻巧柔和,这样既能疏通经络,又不致加重瘀血,充分帮助机体损伤组织的自我修复。这种在手法的帮助下,机体的自我修复,正是“静”的具体体现。孙树椿指出,动和静是对立统一的,静是为了更好的动,动也是为了更好的静,两者之间体现了辨证关系。

静可使伤病肢体得到休养,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和肢体功能活动的还原。但如果肢体缺乏必要的活动,势必造成循环瘀滞,新陈代谢减弱,关节囊、韧带、筋膜和肌肉等发生弹性降低、挛缩、变性和粘连等一系列改变,这是有害的。动可使肢体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恢复组织性能,解除组织间粘连,从而使伤病得到更快恢复。因此,孙树椿强调,在筋伤的治疗恢复中,动是积极的,动静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