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华

颜正华,男,汉族,1920年2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颜正华:奠基中药学科

颜正华(左一)为患者看病、带教

颜正华(左一)为患者看病、带教

◆他主编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学》讲义,构建了《中药学》教材理论框架

◆他是孟河学派第四代传人,谙熟本草,医药兼通

8月29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在药王孙思邈塑像旁,一个古色古香的诊室内,6名身穿白大褂的学生团团围在一位精神矍烁的老人身旁。老人时而凝神定志为患者诊脉问病,时而引经据典为学生讲解方药。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便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国医大师颜正华。每个周六,他都在这里一边出诊,一边带教徒弟。他以89岁高龄,行医70载,治愈病人无数;从教53年,桃李满天下;创建中药学学科,医药贯通。

熟读经典 师从名医

他14岁步入岐黄,拜两位名医,背四大经典,是孟河学派第四代传人。20岁悬壶应诊,27岁中县中医状元。

“老师,补血方中除了补血药一般还用什么?”学生问。颜正华随口而出:“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此句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可见颜正华对医经典籍造诣之深。

1920年生于江苏省丹阳县的颜正华,14岁拜同邑著名儒医戴雨三学习中医,他是从背诵经典条文开始,步入岐黄的。戴先生要求徒弟必须熟读四大经典。其间,颜正华背诵了《内经》的大部分内容、《伤寒论》全部内容及《金匮要略》中有处方的条文等,因此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都说“童子功终身受益”,颜正华少年时代诵读记忆过的四大经典,很多条文烂熟于心中,伴随他一生从医之路,耄耋之年仍能流利背诵。

回忆年少时的学医历程,颜正华说:“当时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维持生计,后来便越来越喜爱中医。”

谈到对他影响最大的人,颜老说,当数杨博良。“如果我没有跟随杨博良先生学习,在临床经验的积累方面还可能要摸索更长时间,所以直接向名医学习是学习中医的绝佳路径。”

颜正华17岁师从江苏省名医杨博良,杨氏为清末“孟河学派”著名国医马培之的再传弟子,名震江、浙、皖数省,门庭若市,求诊者日逾百人。颜正华师从杨博良3年,白天随师侍诊,晚上就住在杨老师家,整理病例、背诵医经、练书法、习古文。颜正华以其颖悟和勤奋,深受杨氏赏识,因此得“孟河学派”真传,成为孟河学派第四代传人。

颜正华20岁师满归里,悬壶应诊,誉满丹阳。1947参加丹阳县中医统考,名列榜首。

创业两校 创建学科

他开创了两所中医院校的中药学科建设;主编了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学》讲义,主持编写了我国中医药高校第一版《中药学》教材,主编了第一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

成为中医状元的民间郎中,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学教授,更没想到会成为我国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

颜正华回忆,“读大学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只有很少的人才有幸能进入大学校门。”无疑,颜正华是幸运的。1955年3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刚刚成立的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师资进修班深造。

1956年他在南京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中药教研组组长。当时,我国刚开始建立中医学院,还没有中药学教材。颜正华昼夜奋战,数月内主编了适合中医本科学习的第一版《中药学讲义》,为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的建立及开设中医学课程创造了条件。

1957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刚刚成立,颜正华奉卫生部之命,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当时全校只有4位老师。颜正华一来就开始讲中药学课程,并负责组建中药学教研组,是教研组第一任组长。1958年,颜正华负责组建中药系,该中药系两年后发展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是我国最早创建的中药高等教育院系之一。颜正华任中药教研室主任;1985年成立了中药研究所,颜正华任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

颜正华在中药教学中,以药物功效主治为核心,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加以阐明,并结合临床讲授药物的配伍、用量、用法及禁忌等。他带领教师摘录文献卡片、编写中药学讲义、筹建了学校最早的中药标本室;还带领学生上山采药、制作标本。他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奠定了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学科的教学基础。

在中药界,有“南凌北颜”之誉,说的是颜正华在上世纪60年代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凌一揆教授共同构建了我国《中药学》教材的理论框架,拟订了我国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1959年,颜正华和凌一揆等主持编写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一版《中药学》教材。1963年颜正华主持修改审定该教材,习称“二版教材”,“五版教材”由颜正华担任副主编。《中药学》教材的问世,确立了当代高等中医院校中药教学的基本框架与内容,也奠定了颜正华成为我国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的地位。

从教53年,颜正华始终是我国编写、修改、充实、提高《中药学》教材的领军人物。1986年,他主编的《临床实用中药学》出版,成为全国医药人员学习中药的重要参考书。1991年,他主编的《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出版,已经成为中药学专业权威范式。2008年,他主编的《颜正华中药学讲稿》出版,奠定了临床中药学的基本内容。现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一五’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版本的《中药学》教科书,也是由颜正华主审的。他在长期的从医执教过程中,笔耕不辍,已出版的著作达600万字以上。

颜正华非常注重中药学科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对身边工作的每个中青年教师都精心培养,在备课、试讲、编修讲义、撰文著书、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指导他们,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中药教学整体水平居全国领先行列。2007年,这支教学队伍获得教育部国家级中药教学团队和北京市中药学优秀教学团队。

前些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时常可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端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记笔记,老人正是颜正华。几十年来,他的每一个研究生、博士生或中药教研室的青年教师试讲,他都要坐在课堂上亲自听课、指导。

济世育人 繁茂杏林

执教53年,他带教徒弟及硕、博学生39人,培养的数以千计的中医药学子已成为杏林栋梁之才。他传岐黄薪火,堪为国医师表。

“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为中医药事业栋梁之才,是最幸福的事情。”谈到学生桃李满天下,颜正华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颜正华执教53年,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呕心沥血。颜正华从1962年晋为副教授、1978年晋为教授、1979年为硕士生导师、1986年为博士生导师,先后为中医药专科、本科、西学中班、中药研究生班等数十个班次的几千名学生讲课及带临床实习;同时,颜正华先后带教了7名徒弟,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13人。

颜正华执教严明有方,不仅传授书本知识,还结合科研工作培养中药事业继承人。

在药性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颜正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医药专家,如徒弟张冰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生郑虎占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徒弟高云艳、邓娟等学术造诣颇深,研究生王育杰、周平安、刘玉德、王志斌等均成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军人物。

在中药延缓衰老研究方面,颜正华认为,人的衰老与机体的阴虚血瘀有关,遂主张补益肝肾之阴与活血化瘀并行的延缓衰老学术思想,他指导博士生郑虎占、黄晖从事该课题研究,现在黄晖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中药防治疑难病证研究方面,他指导博士生王志斌、苗明三、孟杰等及徒弟张冰、邓娟、高承琪等进行脾胃病、呼吸病、高血压等疑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这些学生秉承颜正华教授的学术思想,都成为了优秀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在中医药学的传承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颜正华悉心培养学生,在学业上力求于严,在生活中宽厚仁爱,待学生如慈父。师从颜老多年的徒弟常章富,后来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60岁还经常陪颜老出诊抄方。常章富至今还记得20年前老师亲自下厨做的红烧鱼的美味,“那时每到周末,颜老的家就成了学生们改善伙食的‘大食堂’。 ”

颜正华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指导老师”;200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颜正华之所以成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药学家、中医教育家,源于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停止招生,但为了培养中医药事业继承人,颜正华在河南下放劳动时,积极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沟通,要求开办中药学习班。劳动之余,给学员讲中医药课程,尽自己的力量减少文革对中医药事业的损失。另外,颜正华要求自己的子孙学习中医,如次子从事中医,小女儿从事中医图书管理,外孙女高琰于2006年以高分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班。中医药事业在学校、在家中得以传承,是颜正华最欣慰的事。

外孙女高琰从入大学开始,每周六都跟随姥爷侍诊抄方。她对记者说,我自幼与姥爷同住,记忆里姥爷总是坐在桌前手捧书籍,时而做着笔记,时而像古人一样吟唱,有时又会拿起笔挥毫书写。得知我考入北中医时,姥爷喜悦于心,挥笔写下陆游诗作:“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勤于临证 医药兼通

他精通药性,勤于临证。用药主张四两拔千斤,不投猛剂,不用大剂,平中见奇,处方可见孟河医风。

“我得了肾病,两个月前慕名找颜老看病,非常见效。今天我第二次来,没想到颜老像家人一样熟知并询问我的病症,真受感动。”一位刚从诊室出来的患者对记者说。

颜正华在中药教学的同时,从未丢掉中医临床。他说:“要成为中药名师,首先要成为中医名医,两者相得益彰。”如今他89岁高龄,仍然为患者看病,并且每次出诊均要记录每个患者病情、诊断、用药,坚持写医案。每个患者,颜老都记挂在心上。

怎样才能成为名医?颜正华回答:“要想成为名医,必须谙熟药性,并合理应用之;必须早临证、多临证,揣摩体会,积累经验。”颜正华弱冠之年就独立行医,之后的70年来从未中断,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河南省商丘地区劳动,他也坚持在劳动之余为当地群众诊治疾病。勤于临证,探究药性,使颜正华成为医药兼通的救疾国手。

“医之本,精于术。”颜正华遣方组药,崇尚平和,通常达变,多有奇功。

内蒙古一位40多岁的患者,因经常吸烟喝酒吃羊肉,咽喉形成1厘米×1厘米的溃疡面,严重影响进食,辗转多家大医院,始终不见好转,经朋友介绍找到颜正华。吃了两个星期的中药,就可以吃饭了,不久溃疡面神奇般不见了。

还有一位患有子宫出血症的中年妇女,在北京某大医院住院治疗3个多月,血一直余沥不尽,后来只服用颜正华开的几服中药即控制了出血。

像这样屡起沉疴的病例,在颜正华的医案中比比皆是。

“用药当知药,知药才能善用。”颜正华总结开方用药经验:巧用多效药,善用平和药,慎用毒烈药,分用同名药,不拘成方,因证遣药。

治疗复杂病症,颜正华常根据治疗需要,将数个成方融为一体。如治感冒发热、咳嗽痰多、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喉痒、胸闷不畅,颜正华将银翘散、杏苏散、止嗽散三方合为一体,加减应用,名为治感冒发热咳嗽方,疗效奇佳。

看病、教学、科研,颜正华样样精通。自1986年起,他着手研究治疗小儿热证的新中药制剂“黄栀花口服液”,该药1997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新药证书,投放市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谦和精诚 德艺双馨

他为人仁和真诚,言必信行必果。“德近于佛,术近于仙,品术俱端,德艺双馨。”人们这样评价他。

患者至上,是颜正华高尚医德的体现。2003年4月,“非典”肆虐,83岁的颜正华仍然坚持出门诊。学生们打电话劝他停诊几天,他说:“作为一名医生,这点病就吓得不敢出诊,那我们的病人找谁看病?”一天,本校一学生发高烧找他就诊,他认真地辨证施治,使学生病情得以控制,颜正华建议他转入医院系统治疗(该学生后来被确诊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唯一一名“非典”患者),学生不久痊愈,而颜正华和家人均因此被医学隔离。

颜正华是患者的知音,不仅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处方开药也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以治病需要为前提,不开与治疗无关的贵重药和检查单。

颜正华始终秉承“精于专业,诚于品德”的大医精诚风范,虽为名老中医,但他淡泊名利,对同事同仁谦让团结,共谋发展,学术不相诋毁,地位不相拼争,在荣誉地位面前向来很低调。

当年的青涩少年,如今已成为 “国医大师”,他谦逊地说:“我就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和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没想到得到很多荣誉。我有责任继续培养学生和医治患者,只要我的身体情况允许,就会继续工作下去。”颜老身体力行的奉献精神,闪耀着国医大师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很多人都感慨:看颜老开的处方,如同欣赏一幅美妙的书法作品。颜正华自幼酷爱书法,他开处方常以毛笔小楷行之,患者每得必珍藏,不仅因为处方技术高明,还因为书法艺术高超。

颜正华之所以高寿,与其健康的心态、生活习惯和饮食有着极大的关系。他擅长古代文学,时常作诗以抒志,如戊子年除夕作诗:“炮竹声中岁月迁,国强民富过新年;合家共聚天伦乐,无限风光在眼前。”他喜爱运动,坚持晨慢跑,或打太极拳,做自己编的健身操,练习气功;他不抽烟,偶尔饮少量黄酒或葡萄酒,以流通血脉而不伤脏腑;惯用熟软、易于消化的饮食,又常用补益之品以辅助正气,如服用人参茶等,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颜正华曾3次出国考察与讲学,去过朝鲜、柬埔寨、日本。“我最难忘的是1976年去柬埔寨半年执行援外任务,为当地举办中草药学习班、帮助组建药厂,还编著了《柬中常用草药》和《柬埔寨验方集》两本书。”他曾谢绝多个国家的优厚待遇及高薪聘请,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他无愧于国医大师的称号。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颜老的最大期望是什么,他在记者的采访笔记本上认真地写下:“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研究中药,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苍劲有力的字迹,印证了这位89岁的国医大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信心与期望。

颜正华小传

1920年,生于江苏丹阳县;

1940年,悬壶济世;

1956年,在南京中医学院任教;

1957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教;

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指导老师;

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