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寒肢冷,遍身酸楚,头胀如裹,脘闷泛酸。脉濡紧,苔白腻。用温中化湿之治。

嫩桂枝4.5g 嫩苏梗9g 制川厚朴4.5g 光杏仁9g 制半夏6g 炒香豆豉12g 白茯苓9g 苍术4.5g 煨陈皮4.5g 炒米仁12g 生姜3片 广藿梗9g。

2.湿郁化热,热蒸阳明,汗出而身热不退,口苦苔黄,心烦胸闷,呕泛苦水,便闭溲赤。脉弦濡,或濡数。用宣化泄热法。

清水豆卷12g 焦山栀9g 炒黄芩6g 炒小川黄连3g 姜竹茹9g 光杏仁6g 白蔻仁3g 飞滑石12g(包) 赤苓9g 川通草4.5g 小枳实3g 全瓜蒌12g(杵)。

3.湿热互蕴,偏于湿重。头胀肢酸,身热日晡较甚,口干不欲饮,脘腹痞胀,小溲黄短,大便艰难。苔白中黄,粘滞板腻,脉弦濡。用疏泄化湿法。

大豆卷12g 制川厚朴4.5g 制茅术4.5g 佩兰梗6g 广藿梗9g 炒黄芩6g 炒枳壳4.5g 大腹皮9g 泽泻9g 飞滑石12g(包) 光杏仁9g 炒六曲9g 白豆蔻3g(原粒杵)。

4.湿热互蕴,偏重于热。头胀口干,汗出而身热反增,晨减暮剧,夜半渐退,眩烦胸闷,夜有谵语,小便短赤。脉弦濡而数,或弦数,舌边尖红绛有刺,苔中黄腻,但不甚焦糙,且无芒刺,又无龟纹。用清化湿热之法。

大豆卷12g 净连翘9g 焦山栀9g 净银花9g 淡竹叶9g 光杏仁9g 广郁金6g(生打),六一散12g(包) 全瓜蒌15g(杵) 枳壳4.5g拌炒竹茹9g 鲜芦根1支(去节)。

5.湿热互蕴,营分受灼,身热甚壮,谵语杂出,神烦少寐,唇焦口干。脉弦数,舌红绛而乏津润,或舌边尖红刺满布,苔薄黄,用清营泄热,宣窍生津之法。

带心连翘9g 焦山栀9g 金银花9g 鲜生地24g 鲜石斛24g 鲜菖蒲3g 川郁金6g(生打) 甘草水泡远志4.5g 粉丹皮6g 鲜芦根1支(去节) 益元散12g(包)。

万氏牛黄清心丸一颗(化烊分服) 安宫牛黄丸一颗(化烊分服) 神犀丹一粒(化烊分服),(以上三味,视症热轻重而选用之)。

6.湿热内蕴,迫入心包,激动肝风,濒于痉厥。身热唇焦,口渴齿枯,神烦谵语,手足蠕动,复视项强,二便艰闭。脉弦数,舌绛少苔。用清宫宣窍,存阴熄风之法。

生玳瑁12g(行煎) 羚羊角1.8g(另煎冲服) 玄参心12g 鲜生地24g 鲜石斛24g 粉丹皮6g 生打石决明24g(先煎) 双钩藤12g(后下) 生白芍6g 鲜菖蒲3g 鲜芦根1支(去节)鲜茅根30g(去心) 竹卷心七支 辰麦冬12g 连翘心9g 焦山栀9g 紫雪丹2.4g(分服)。

7.湿热熏蒸,化为白痞,身热八、九日,汗出而热不退,项胸隐隐见痞,而未透达,胸闷烦中,热郁气分,须以宣达肺胃为出路。脉弦濡而数,舌苔微黄薄腻。用清气泄热之法。

清水豆卷12g 净连翘9g 焦山栀9g 广郁金6g(生打),净蝉衣3g 炒大力子4.5g 光杏仁9g 白蔻壳2.4g 生米仁12g 飞滑石12g(包),朱赤苓9g 鲜芦根1支(去节) 甘露消毒丹15g(包)。

8.湿热内蕴,燔灼气营,化为疹痞。红疹未绽,晶痞未朗,身热神烦,口渴思饮。舌边红,苔黄,脉弦数。用气营两清之法。

朱连翘9g 焦山栀9g 净银花9g 粉丹皮6g 川郁金6g(生打),光杏仁9g 赤芍9g 六一散12g(包) 净蝉衣3g 炒大力子4.5g 鲜芦根1支(去节),鲜茅根30g(去心) 紫背浮萍9g。

9.湿热内蕴,阳明热盛,化斑未达。口渴恣饮,舌糜气秽,身热龈血,心烦胸闷,干恶频作,便闭溲赤。脉弦大而数。用清化阳明之法。

鲜生地24g 赤芍9g 生石膏15g(先煎) 板蓝根12g 生葛根3g 粉丹皮6g 淡竹叶9g 桃仁6g 生大黄6g 人中黄9g 小枳实3g 川郁金6g(生打),野蔷薇花4.5g 大青叶9g 紫雪丹3g(分服),鲜芦根1支(去节),鲜茅根30g(去心)。

10.湿热伏于膜原,踞于少阳,化疟日作,或间日发作,寒少热多,热时口渴喜热饮。胸脘痞闷,呕吐上泛,遍身酸痛,小溲黄短。脉弦数,苔黄腻。用和解枢机之法。

佩兰根6g 青蒿梗9g 淡黄芩6g 光杏仁9g 仙半夏6g(杵),白茯苓9g 煨草果4.5g 小青皮4.5g 北柴胡3g 飞滑石12g(包),川通草4.5g 制川厚朴4.5g 炒小川黄连1.5g。

11.湿困脾阳,运化无权,胸脘痞满,口味觉淡,食不知味四肢清厥,胃纳不馨,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濡缓。用和化健运法。

潞党参9g 土炒白术9g 炒扁豆皮12g 煨益智9g 煨木香3g 煨陈皮4.5g 清炙草4.5g 白茯苓9g 炒米仁12g 淡干姜3g 炒焦半夏曲9g(包) 砂仁2.4g拌捣鸡内金9g 广藿梗9g 鸡具袋1只(自备),米炒淮山药12g 红枣5只。

12.湿热蕴结,下迫大肠,突然大便洞泄,肛门觉热,秽气甚烈,腹内鸣响,即协热下利之症。脉小数。用清肠解热之法。

煨葛根4.5~9g 银花炭6~12g 炒黄芩4.5~9g 小川黄连1.5g 赤苓9g 生甘草4.5g 生米仁熟米仁各12g 白扁豆花9g 藕节9g 干茅根12g 杭白芍6g 炒香荷叶蒂7个。

13.湿热内蕴,蓄积阳明,下痢色白,腹笥绵痛,身热脘闷,临圊后重。舌苔白腻,或黄厚粘腻,脉弦紧。用疏化导滞之法。

煨葛根6g 制川厚朴4.5g 炒黄芩6g 广木香3g 槟榔片9g 广藿梗9g 藿香6g 炒枳壳4.5g 炒六曲9g 大豆卷12g 煨陈皮4.5g 淡吴茱萸3g 炒小川黄连2.4g。

14.湿热内蕴,阳明不清,酿成赤痢。身热腹痛,胸脘烦闷,便下脓血。脉弦濡而数,舌边尖有刺,苔中黄腻。用清里疏化法。

全当归9g 杭白芍6g 马齿苋9g 炒延胡索6g 焦楂炭9g 制大黄9g 小川黄连1.5g 银花炭9g 炒黄芩6g 桃仁6g 炒藕节9g 小枳实3g 小青皮4.5g 白头翁9g 北秦皮4.5g。

15.湿热内蕴,赤白下痢,腹痛里急,临圊后重。胸脘痞闷,口味或淡或苦。舌苔黄厚浊腻,脉濡缓。用清化疏运之法。

制川厚朴4.5g 小川黄连2.4g 焙银花9g 炒黄芩6g 马齿苋9g 扁豆花9g 茉莉花9g 炒玄胡索6g 杭白芍6g 大腹皮9g 炒枳壳4.5g 广木香3g 炒藕节9g 焦楂炭9g 六一散12g(包)。

16.湿热壅滞,阻塞胆道,目黄、肤黄、溲黄,已成黄疸。身热头胀,口味或苦或甜,胸次懊闷,脘腹痞胀,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濡数。用宣化疏利之法。

制大黄9g 焦山栀9g 炒香豉12g 绵茵陈9g 制川厚朴4.5g 佩兰梗6g 广郁金6g(生打),鸡内金9g 小青皮4.5g 炒枳壳4.5g 泽泻9g 川通草4.5g 淡黄芩6g 大腹皮9g。

17.湿热内蕴,胆道尚滞,黄仍未退,脘腹闷胀,右胁旁幽幽疼痛,有时呕泛。舌苔黄腻,脉濡或弦。用疏气利胆之法。

绵茵陈9g 生川厚朴4.5g 炒小川黄连1.8g 制香附9g 小青皮4.5g 白豆蔻3g(原粒杵),鸡内金9g 环粟子12g 泽泻9g 车前子15g(包),通天草9g 八月札12g 北柴胡3g 炒黄芩6g。

18.湿阻三焦,脾失斡旋,面目足跗俱作肿胀,胸脘痞满,腹内汩汩作响,膨笥作胀,腰膂酸重,口味觉淡,小溲短涩。舌苔白腻,脉沉濡。用化湿和脾之法。

生白术9g 川椒目9g 桂枝木4.5g 猪苓茯苓各9g 泽泻9g 海桐皮9g 五加皮6g 生姜皮4.5g 大腹皮9g 生熟米仁各12g 水红花子15g 车前子15g(包)。

19.湿热蕴结,膀胱失调,酿成癃闭。少腹重胀,腰膂酸垂,小溲短赤而热,甚至涓滴不通,茎中刺痛。舌苔薄黄,脉沉弦而数。用通利下渗之法。

焦山栀9g,粉丹皮6g,冬葵子9g,将军干7只,野麦杆十四茎,赤苓9g,甘草梢6g,车前草车前子各15g,扁蓄15g,飞滑石12g(包),童木通3g,鲜茅根30g(去心),路路通12g,血琥珀1.8g(分吞)。

20.湿热蕴结,酿成积石,在于胆道。左胁肋旁疼痛加剧,牵引背膂,呕吐脘闷,稍有寒热。苔黄脉紧。用利胆疏化之法。

生川厚朴4.5g,淡黄芩6g,芦荟3g,小青皮4.5g,广郁金6g(生打),炒枳壳4.5g,通天草9g,炒延胡索6g,四川金钱草30g,瞿麦15g,制香附9g,苏罗子12g,鲜芦根1支(去节),鲜茅根60g(去心)。

21.湿热蕴结,酿成结石,在于肾脏。腰膂疼痛,牵引督脊,少腹两旁胀垂,中如重负,痛甚呕吐,小溲短涩,或有血淋。苔薄脉紧。用清下疏利之法。

焦山栀9g,粉丹皮6g,川黄柏6g,川萆解9g,赤苓9g,瞿麦15g,扁蓄15g,石苇15g,海金砂12g(包),飞滑石12g(包),甘草梢4.5g,地栗梗15g,鲜芦根1支(去节),四川金钱草30g 冬葵子9g。

22.湿热留着经隧,酿成痹症。遍身骨节掣痛,或注着一处,或行走不定,关节为重,腰酸胯疼,步履艰难。苔白脉迟。用疏化和络之法。

川黄柏6g 川萆解9g 川牛膝9g 老鹳草15g 海风藤9g 千年健9g 防己6g 宣木瓜9g 五加皮6g 丝瓜络9g 忍冬藤12g 生米仁12g 独活6g 桑寄生12g 落得打9g 功劳叶12g 鸡血藤12g 片姜黄4.5g。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