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芹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徐凤芹

动脉粥样硬化(AS)血栓性疾病由于累及的部位不同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严重的下肢缺血等不同表现,分别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中风”、“痛痹”、“脱疽”等范畴,陈可冀院士认为AS血栓性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是血栓形成,其共同的病理改变是AS斑块破溃或裂隙,血栓形成致组织缺血、缺氧,单纯强调辨证论治重视的是异质性、特殊性,而且,在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之前,AS大部分时间处于“有诸内”尚未“形诸外”的“潜证”阶段,临床无证可辨,一旦斑块不稳定、血栓形成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又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治疗时应病证结合,明确西医诊断,抓住主要矛盾,稳定斑块,畅通血脉,防止血栓形成,改善组织供血。

AS血栓性疾病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主要为气虚,标实主要为痰、瘀、毒。既往根据血瘀致病特点的认识和心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倡导活血化瘀为主进行治疗,如用冠心Ⅱ号方、血府逐瘀汤等治疗冠心病,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等血栓性疾病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单纯活血化瘀并不能防止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陈可冀院士根据现代医学有关炎性反应引发易损斑块破裂,进而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系列病理演变过程,结合中医学有关瘀毒致病的病因病机学说,提出了“毒、瘀致易损斑块”的新观点。用中医理论评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发现,无论是传统文献还是现代研究资料均支持“湿热内蕴”是其重要病机。针对动脉血栓性疾病,现代医学多采用抗血小板、溶栓、经皮动脉介入和冠状动脉搭桥、他汀类降脂药等方法治疗,治疗的关键主要是降脂、抗炎、稳定斑块及预防血栓形成。

陈可冀院士针对本病的病机是正气内虚,痰瘀交阻,瘀毒致变的特点,自拟“愈梗通瘀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充分体现了补虚化痰降浊、活血化瘀解毒等综合治疗方法。方中人参、黄芪并用针对“虚”,扶正益气生肌;当归、丹参、延胡索、川芎并用针对“瘀”,活血理气定痛,化瘀抗栓通脉;藿香、佩兰、陈皮、半夏针对“痰”,芳香化湿祛浊,健脾理气化痰;配伍大黄针对“毒”,活血解毒通腑。标本并治,通补兼施,不仅可用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根据血栓性疾病的相同病机特点,将此方加地龙12克、蜈蚣1~2条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加川牛膝15克、地龙12克,应用于下肢动脉闭塞症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