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病定证。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目前已远远高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特别通过胃镜检查,慢性胃炎又可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病理镜检又可见到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或异型间变,加上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不典型增生者已属癌前病变。胆汁返流性胃炎,吻合口炎症以及胃下垂者均为常见。因此在明确诊断后,再依中医辩证方法定证,如浅表性胃炎较轻,多见肝胃不和;萎缩性胃炎气阴不足,而气虚甚于阴虚;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多见脾胃虚寒; 胃下垂则多见中气下陷; 胆汁返流性胃炎除治胃外,必须清泻肝火; 吻合口炎症常湿热为患等等。当然,这并是固定一病一证,临床千变万化,均有兼证,或气滞、或血瘀、或湿恋、或热扰,治疗选方用药必须兼顾。

(二)四君加味。慢性胃病病久必虚,此虚为脾虚也。脾气虚当以四君子汤为主方。与六味地黄丸一样,四君子汤类方众多。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归芍六君子汤等均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味,为治浅表性胃炎常用诸方;常用于胃下垂的补中益气汤。分析其组成,即补气药(加黄芪)配伍升麻、柴胡、升阳药等;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黄芪健中汤,亦是补气药(黄芪)配伍桂枝、干姜等温中药;常用于胃肠功能不足的参苓白术散,即补气药加米仁、砂仁等化湿药;即使治疗脾肾阳虚的附子理中汤亦可看作四君子汤加附子、干姜等温阳药。多年验案证实四君加味是治慢性胃病主方。

(三)补中宜通。四君子汤为补气主方,但胃气宜降、脾气宜升,升降出入离不开通,理气之药有香附、川楝子等。降气之药有旋覆花、苏梗等,升提之药有升麻、柴胡等,慢性胃病中均不可少。通的第二个含义即脾虚之外还兼有湿阻、热扰、血瘀等邪,湿阻之药有丹参、亦芍等。慢性胃病虚实夹杂实是多见,治疗必须分清标本轻重缓急,补通兼顾,一般先祛湿、热、瘀之邪以通,再议补虚,如邪不重则补通平分秋色,即使无邪单以补虚为主,亦宜加一些理气之药。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