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肺通腑抗感染: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反复感染性疾病。病人多有反复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的经历,然而临床上并不能完全控制症状,咳吐浓痰、绿痰,反复咯血。伴有发热、口渴、口臭、便干结。常发生在肺部感染时。舌苔黄腻,脉细滑数。证属肺热壅盛,胃肠热结,热伤肺络。治拟清肺通腑法。药用:鹿衔草、黄芩、侧柏叶各18g,鱼腥草、开金锁、败酱草、白茅根各30g ,连翘、蚤休、炒藕节、枳壳、枳实、生大黄各9g,桔梗6g,辨其原因,邵师认为由于痰热壅遏所致,更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不通,胃肠之热熏蒸于上,痰热壅肺不解,肺失宣肃而致咳痰不止。鹿衔草为祛风湿药,民间多用于肺热咯血。邵师用此药合大剂量黄芩取其清肺凉血之功,再配以蚤休、鱼腥草、败酱草增强清肺热、化脓痰作用,加入桃仁、生大黄润肠通腑,达到祛痰消炎的效果。

2.软坚消结祛顽痰:临床上经常遇到痰浊阻肺,缠绵难愈的支扩病例,常用的清肺化痰药物疗效平平,邵师认为此乃老痰也。因为宿痰伏肺,气机郁滞,升降失常,常可影响血脉运行,出现痰瘀胶结不解,邵师常用自拟的三海汤,即海浮石、海藻、海蛤壳。其中海浮石、海蛤壳入肺经,具有软坚化痰清肺之功。《本草衍义补遗》称此药具有“消积快、化老痰”之效。

3.平肝清火疗咯血:肝脉上注于肺,肝失疏泄,肝火偏旺,木火刑金,灼伤肺络,而出现肝火肺热之咯血症状。邵师认为,支气管扩张咯血除了疲劳、用力过度引发外,还与患者情绪抑郁或性情急躁有关。支气管扩张的急性发作,患者胸胁胀痛,口干口苦,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证属肝火犯肺,血逆妄行,治拟平肝清肺,凉血止血法。药用柴胡、前胡、青黛、丹皮、炒蒲黄,六月雪、茜草根各9g,平地木30g海蛤壳,野菊花12g。胸胁胀痛明显者,加瓜蒌皮、徐长卿、郁金各12g,以疏肝通络解郁。对于少量咯血,长期不愈的患者,邵师认为,反复咯血往往有瘀血交叉存在,治疗要在平肝清火的基础上加入几味活血祛淤的药物,如川芎、桃仁等,这是行血和止血的辨证关系,往往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邵师经常告诫我们:治疗支气管扩张是一个缓慢过程,用药宜渐消缓化。如果猛剂急攻,则痰未消正气已伤,必须权衡邪正虚实,缓急轻重。必要时用攻补兼施的方法,可酌加功劳叶、仙鹤草益气补虚,提高免疫力。

4.副鼻窦炎与支气管扩张同治:副鼻窦炎,中医称之鼻渊。慢性副鼻窦炎经久不愈,浓涕沿着咽喉,气管壁向下流,沉积于小支气管,使反复感染,久而久之造成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原因。以右下肺多见。而支气管扩张又常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复发,尤其是合并副鼻窦炎者,使支气管扩张的防治更为复杂。在处方中适当加入治鼻的药外,应嘱病人去五官科同时治疗为宜。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