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女,48岁,干部,初诊:1986年10月7日。

经行先期,量多色鲜,经临前头痛眩晕,面部烘热,心烦易怒,不能自制,口干便艰,脘闷纳呆, 血压略高。脉沉而弦,舌苔薄黄,质偏红。乃阴虚肝旺,热灼冲任,而虚阳上越,治宜滋阴潜阳,平肝泄火。

生地炭12g 黄芩炭4.5g 滁菊花6g 旱莲草12g 炒丹皮6g 杭白芍9g 煅龙骨15g 煅牡蛎15g 焦知母6g 焦黄柏6g 炙龟版9g 青麟丸9g(吞服) 焦六曲9g 西珀末1g(吞服)。

二诊:10月14日

服药五剂经量显减,6天而净,烘热烦躁亦瘥,眩晕纳少,夜寐欠安。脉弦少力,苔薄质红。再以滋水涵木,兼调脾胃。

生地12g(砂仁3g拌炒) 滁菊花6g 淡黄芩4.5g 潼蒺藜9g 白蒺藜9g 麦冬9g 炙远志4.5g 龙齿12g(先煎) 白茯苓12g 女贞子9g 夜交藤9g 合欢皮9g 谷芽15g 麦芽15g。

三诊:10月21日

头痛眩晕已好转,夜寐稍安,烘热盗汗时作,大便艰难,口干欲饮。脉弦尺细,苔薄黄质红。再以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生地12g 杭白芍9g 焦知母6g 焦黄柏6g 柏子仁9g 炙龟版9g 朱茯神9g 麦门冬9g 苍龙齿12g 淡苁蓉9g 酸枣仁9g 青麟丸9g(吞服) 淮小麦15g。

四诊:11月3日

末次月经11月1日,前次月经10月7日,经期略参前,经量已正常,头痛、眩晕、烦躁烘热、盗汗、口干等恙均显著好转,血压亦平稳,纳寐尚可。脉沉弦,尺略虚,苔薄微黄。再宗前法出入。

大生地12g 滁菊花6g 地骨皮9g 肥玉竹9g 女贞子9g 旱莲草12g 炙龟版9g 炒当归9g,大白芍6g 炒丹皮4.5g 朱茯神9g 苍龙齿12g(先煎) 沙苑子9g。

药后经量正常,五天净,患者精神情绪均趋稳定,面热潮汗,头晕烦躁诸症均已改善。继用大补阴丸合二至丸方缓调之,以巩固疗效。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