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是万物生机封藏潜伏的季节。人类也应在这一段时间里,善自调摄,适当进补。中医冬令进补,用温热性质食品或药物的机会较多,但在处方选药时,需要仔细斟酌,大有讲究。先生对此颇有心得。

中医采用补法,除分辨五脏不同虚症外,并要区别患者是偏于虚寒还是偏于虚热?用温热药进补,即温补法,主要适用于虚寒患者。然而温补阳气的药物很多,还要区分刚燥剂和温柔剂两大类。刚燥剂如附子、肉桂、干姜等,辛热干燥,温阳散寒作用较强,适用于阳虚寒盛之症。温柔剂如鹿角、仙灵脾、仙茅、巴戟天、补骨脂、苁蓉等,温而柔润,既能温阳,又不伤阴,适用于阳虚而阴也偏亏之症。两者各有其不同的适应症,如果能够正确掌握使用,便可提高治疗效果。

先生早年曾治疗一位患者,下肢凹陷性水肿,面色苍白,唇紫,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尿少,舌质胖,苔白,脉沉细,西医诊断为右心衰竭。中医认为脾肾阳虚,水湿停留所致。故用附子15g(先煎)、肉桂4。5g、干姜6g,加黄芪、泽泻、茯苓、丹参、红花等,温阳利水,活血化瘀。这样可使阳气振奋,心衰缓解,尿量增多,水肿逐步消退。此时如果单纯用温柔剂来治疗这位病人,就难以奏效了。

又如治疗一位糖尿病(中医称作“消渴”)患者,病已一年余,初起的“三多”--多尿、多饮、多食证状已不明显,但见精神困倦,形体消瘦,腰酸,阳痿,头晕,口微干,舌质淡,尖红,苔薄腻,脉细弱略数。这位病人原先是属于阴虚内热,早期应该用滋阴清热的药物治疗。但现在是阴虚及阳,阴阳两虚,应该阴阳并补。故用生地、熟地各12g、天花粉30g、山茱萸肉、制黄精、枸杞子、制首乌、补骨脂、肉苁蓉各12g,再加一些补气的药物治疗,这样综合滋阴、温阳、益气于一方,比较适合病情,可以取得好的效果。此时如果用刚燥剂来治疗这位病人,恐有伤阴之虞。

以上所举例子,说明了温补阳气的药物,应该有刚柔之分,不能刚柔颠倒。当然在某些病例中,亦有需要两者组合使用的,又当别论。此外,在用温阳药时,还常根据中医“阴阳互根”的理论,将补阳药与补阴药相配伍,运用于临床的疑难杂症。正如明代医学家张介宾著《景岳全书》指出:“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