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1996年第8期第54~55页

摘要:1 久病通络化瘀

中医学无萎缩性胃炎病名,根据其痞闷、胀满、胃痛、纳呆、嗳气等临床表现,秦老认为可归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因该病反复发作,临证多见本虚标实,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热伤阴、瘀血凝滞诸证可同时并见或先后出现。但本病有的(尤其是老年患者)缺少特异症状,或症状之轻重与病变程度不相一致,所以治疗时须在辨证的基础上与辨病相结合,以提高疗效。秦老认为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上常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时有刺痛,日久不愈;根据中医理论“病初在经属气,久病入络属血”;况且气滞、气虚、虚寒等诸因均可导致血瘀;病理上也表现为胃粘膜血管扭曲,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局部缺血,苍白或红白相间,呈颗粒状,有肠上皮化生形成。凡此种种,都为“血瘀”立论提供了依据。每用当归、延胡等活血化瘀之品,将有助于微循环的改善,促进腺体恢复。

胃病屡发入络,除用活血行瘀之品外,秦老常用瓦楞子等软坚、化瘀、散结之品,如伴有泛酸症状或消化道溃疡的病人,加用海螵蛸、浙贝母等药,制酸,生肌,使用得当,更能出奇制胜。

2 化瘀尚需治本

临床上根据中医辨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虽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热伤阴、瘀血凝滞诸型,但秦老认为本病的关键是中气的盛衰。中气旺盛,则可化生气血,充养五脏六腑,脾胃也得自养;若中气不足,则脾胃气机升降失司、受纳、腐熟、运化、转输的功能失常,生化乏源,久之,气血运行受阻,胃壁失荣,渐而粘膜萎缩致病,因此在治病过程中;秦老在用通络化瘀药物的同时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调补脾胃,以治其本。

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两大非免疫性致病因素,秦老善用大黄通腑泄热,行血消瘀,增强胃肠蠕动,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促进肠腔对渗液和血液的吸收,且有清除HP,减轻炎症程度,改善血液循环功能。同时配伍黄连可提高抑制HP生长的效果。

3 针药结合应用

秦老认为疾病症候的产生,都是人体的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辨证施治则要辨明疾病在经、在络、在脏、在腑。临证治疗时,用中药调理脏腑功能以治疾病之本,用针灸循经取穴以治疾病之标。针灸疗病常能立竿见影,消除病根则需一定时间的汤药调养,因此针药结合,相得益彰。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秦老常选用中脘、足三里这一对配穴。他认为胃脘胀满的病理机制之一是由于胃动力功能减弱,胃的基本节律紊乱所致。中脘为六腑之合穴,胃之募穴,能调整胃的消化功能,作为主穴,佐以足三里,以协助中脘和胃通腑。因此凡胃中虚实,饮食停滞,食欲不振,腹胀积聚者,应温补中脘,以壮胃气,助胃阳,散阴寒,泻足三里,引胃气下行,降浊导滞,协助中脘运行水谷。若胃火过旺,胃热伤阴,出现饥不欲食,呕吐反胃诸证,则泻足三里、泻中脘,以清亢盛之胃火。针灸中脘、足三里等对胃动力障碍具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可使胃过速或过缓均趋于正常的胃动节律,从而消除上腹胀满、嗳气、恶心、纳差、餐后不适等症状,临床应用时,酌情加灸法,可健脾气,温中散寒,和胃消胀,增强疗效。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