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98年第25卷第10期461页

摘要:徐蔚霖主任医师,悬壶60载,在儿科领域造诣颇。笔者有幸受业于徐老,特将先生治疗女童性早熟的用药经验叙述如下。

1.病在冲任 源在肝肾

中医学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就有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故中医学以天癸至作为生长发育的转折点,而且女子年龄在“二七”,若先于此年龄则为异常。我国古代文献中尚无性早熟的完整记载。患儿有乳房发育临床表现者可归为“乳疬”,若有月经提前来潮者亦可归于“月经先期”。本病病在于冲任,源在于肝肾。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失调,精血不足。冲任二脉皆属于肾,若冲任失调,则肾气不充。肾为先天之本,主元阴元阳,小儿肾常虚,肝常有余,易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不能制阳,阴阳失调,相火偏亢,则冲任二脉亦为病,“天癸”早至;冲任二脉和肝肾经脉相互交错,且肝肾同源,肾主闭藏,肝主疏泄,肾肝须相协调,若肝气不疏,郁久化火,湿热内蕴,在上则挟痰瘀上炎结于乳络,在下则湿热下注,引动相火,月经提前出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营养问题愈来愈受人们的重视,偏食、过食、蛮补现象日趋严重,其饮食多以荤菜为主,很少吃蔬菜,而鸡鸭鱼肉、牛奶鸡蛋等,均为血肉有情之品,有培补肾气的作用,从而使小儿纯阳之体内蕴火热,促使性早熟发生。

2.辨证分虚实 治疗先疏肝

肝之经脉布两胁,绕阴器,本病所见乳房发育、带下和月经来潮皆与肝经异常有关,故用药以入肝经药为先。根据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肾常虚”的生理病理特点,辅以滋阴壮水、清肝泻火、调和气血阴阳,治疗重在肝、肾二脏及冲任二脉,(如逍遥丸、六味地黄丸、甘露消毒丹、归脾丸等)使患儿阴阳平衡则疾病可愈。临床可从虚、实来辨证,虚者为肾阴不足,实者为肝郁气滞。阴虚则阳亢,治疗从“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肝郁气滞则化湿化热,以疏肝解郁、清利湿热为治则,使阴阳平衡,冲任有节,气血调和。在同类入肝经药中,又有所筛选,如用柴胡、八月札可疏肝理气;郁金活血祛瘀而止痛,行气解郁而疏泄肝郁;鬼箭羽味苦性寒,能破血破症结;潼蒺藜与刺蒺藜,一擅入肾补虚,一偏入肝平肝,合用时有肝肾同治、水木兼顾之妙,尤宜用于肾虚肝郁之症;青皮长于疏肝破气;陈皮多入脾,长于燥湿健脾,二者配伍既可两调肝脾,又能两调脾胃。徐老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天花粉对本病有特殊疗效。天花粉味苦微甘、性寒,有开郁结、降痰火之功,又取其清热散瘀之力,能化乳房提早发育所带来的肿痛。同时,天花粉与牡蛎配伍应用。牡蛎咸寒,化痰软坚兼清虚热,二者相辅相成,降痰火,散坚结之功颇佳。

此外,治疗中还应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注意顾护脾胃。幼儿的特点是稚阴稚阳,脏腑柔弱,形气未充,阳既不足,阴又未盛,物质基础和功能均未臻完善,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由于机体发育较快,对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而脾胃的运化和吸收却有一定限度,于是表现为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在服药方面,采用间歇服药的方法,嘱家长1周服药5剂,即服3日停1日,续服2日再停1日,使药液浓度不至于过高,让脾胃有一个吸收调整的过程。方中所用中成药一律放入药液中同煎,减轻脾胃负担和小儿服用时的不便,同时在方剂中加入豆蔻,因其辛温芳香,可行气化湿、温胃止呕,在方剂中起到调和作用。

3.病案举例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