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名卒中,其中脏腑者以神志不清为特征,抢救之法应围绕一个“清”字,积极采取措施,使“不清”转化为“清醒”,故曰卒中救务求“清”。据余临床实践所得,约有四法。

其一,芳香开窍法:中风闭证是以邪实壅盛为主,此因风阳暴张,气血上逆、挟痰蒙闭清窍,遂突然神志不清,横窜经络,络道瘀阻,则见偏瘫,口眼歪斜等症。热象之有无,又分为阳闭与阴闭,治当分凉开与温开。正如尤在泾所说:“风邪中人,与痰相博,闭其经隧,神暴昏,脉暴出者,急与苏合,至宝之属以通之。盖惟香药,为能达经隧通神明也。”

如风阳挟痰火内闭,治以辛凉开窍,可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清心丸,醒脑静注射液,或麝香0.1克,牛黄0.3克,冰片0.3克研末送服。佐以清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羚角、石决明、黄芩、菊花等。

如肝风挟痰湿上壅内闭:面白唇青,痰涎壅盛,舌苔滑腻,脉沉滑,此为阴闭。治以辛温开窍,可用苏合香丸,佐以熄风豁痰之药。如天麻、钩藤、菖蒲、郁金等。

其二,通腑攻下法:卒中大多见肝阳暴亢,风痰上扰,血随气逆,血菀于上。正如《内经》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治应急使血之与气向下并走,方能急流挽舟。临床上往往可见便闭不通,口有浊味,舌苔黄腻或黄燥。此时浊气上熏,肝阳痰火更盛,心神受蒙难清,急予承气汤攻下,亦可用生大黄30克,水煎15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一次,直至得便为度;番泻叶亦可奏效。只有腑通热泄,引血下行,气随血下,亦即釜底抽薪之意,下其燥结,热即孤立,风即自清。邪热燥结去,中焦气机通,气血运行条达,则中风诸症可随之缓解。

其三,豁痰宣窍法:朱丹溪论中风有气虚,有血虚,有痰盛,“西北二方,真为风所中者有之,东南之人皆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尤在泾说:“或因风而动痰,或因痰而致风,或邪风多附顽痰,或痰病有如风病,是以掉摇,眩晕倒扑,昏迷等证。”故提出“逐痰涎”一法,涤痰汤和清心散二方,治痰迷心窍之证。

中风者常见喉中痰鸣,痰涎壅盛,余每用竹沥,莱菔汁;如风痰寒痰,可用小白附子、制南星、半夏、白芥子、皂荚;如痰热则用贝母、竹茹、瓜蒌、天竺黄、青蠓石、黛蛤粉等,亦可用猴枣散0.5克冲服,姜汁频频饮服,还与菖蒲、郁金同用,使痰浊除而心窍清,神明出而智慧爽。

其四,回阳固脱法:中风脱证是以正不胜邪,阴阳离决为主。按阴阳离决之情,又分阳脱与阴脱以及失血气脱之证,但以元气衰微,阳气虚脱更为险恶。证见神昏不语,二便自遗,气息低微,冷汗淋漓,口合口张,脉沉细欲绝。治当回阳固脱,速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黄芪、五味子,或四逆汤注射液。阴脱者,神志不清,目合口张,面赤,足冷,心烦不宁,脉大无根,可用人参、黄芪、熟地、山茱萸肉、桂元肉、淮山药、枸杞、茯神、酸枣仁、龙骨、牡蛎、甘草等化裁,生脉散注射液静滴。

由于中脏一证,病情复杂,变化多端。闭证、脱证既有真假之分,又有浅深之别,有实闭似脱,实脱似闭;闭证和脱证可以互相转化,又可以同时互见。如内闭外脱者,可以人参、附子、羚羊、竹沥、姜汁、至宝丹、导痰汤等同用,应全面辨证,审证精确。

四法者,言其要领也,有一法独用,有数法并进,还有清热凉血、凉肝熄风、养阴潜阳、活血化瘀诸法,亦当推究其因,辩别虚实,分清缓急,参合用之。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