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2年2期36页

摘要:脾虚纳呆是指以纳呆为主诉,同时伴有其他脾虚症状的病证。脾虚一般指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临床表现为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苍白不华,气短无力,纳呆食滞等;或是脾阴虚,由于脾胃阴液不足而影响受纳运化,患儿大便干结或溏泻,舌红苔少或舌面光滑等,临床较为多见。为探讨其病因病机,从脾虚纳呆病儿可能有消化腺分泌功能紊乱这一设想出发,选择简便的尿泻粉酶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

1.脾虚纳呆病儿的选择,来院门诊病儿中以纳呆为主诉,同时兼有上述脾虚证候中除纳呆外至少有三项症状者,作为脾虚纳呆病儿。规定以上午的新鲜尿液作标本,调查尿淀粉酶含量。

2.另选完全健康的儿童,经过体检排除有脾虚纳呆证候存在者作为对照,也以上午新鲜尿液作淀粉酶含量的测定。

3.尿淀粉酶活力的测定,采用Winslow氏法, 两组平均值对比的计算结果:T=10.5,p<0.001,有显著差别。

讨论

1.Wohlgemuth氏发现尿淀粉酶的正常含量为10ml中8至31Winslow氏单位。尿中的淀粉酶主要来自血液,肾功能正常时,其含量随血水平而上下。血中淀粉酶上升时尿内可在短期内即上升,正常一般小于64Winslow氏单位。经统计处理“脾虚纳呆”组病儿尿淀粉酶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脾虚纳呆”病儿尿中淀粉酶活性的偏低,似可说明其体内消化代谢的低水平过程,因此也认为“脾虚”本质的一个侧面是机体消化代谢低水平情况的反映。淀粉酶的活性测定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脾虚”诊断上的一项客观参考指标,尚待进一步观察。

3.尿液淀粉酶低水平者经健脾药治疗后,能使食欲增加,脾虚症状改善或消失,个别病例检查尿淀粉酶活性恢复正常。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