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96年3期103~104页

摘要:骨与关节结核,属中医“骨痨”范畴。

1 辨证求因 明辨虚实

骨痨属“阴疽”,好发骨与关节,多损伤筋骨,酿成脓疡(流痰),形成瘘管,经久难愈,轻则残废,重则危及生命。其发生发展与“肾”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肾强则髓充而骨易合,骨质坚强则外邪不易侵袭;肾虚则髓少而骨失所养,骨质疏松则痨毒痰瘀乘虚深入骨缝隧道之间,阴寒之毒挟痰瘀凝聚,蚀骨损络,气血失和,经络阻隔遂成本病。故骨痨既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肾亏髓空之虚,又有风寒痰浊,痨毒瘀滞凝聚之实,日久则可寒邪化热,阴转为阳,或阴水愈亏,虚火愈旺致血肉腐坏,酿成脓疡,脓水淋漓不尽,又累及气血俱虚。骨痨证属虚实挟杂,以虚为本,变化多端,从整个病程发展来看,可分为初、中、后三期,大体上表现为始为寒,久为“热”,临床辨证应为局部为主,参合全身情况。病变中期全身可伴阴虚或阳虚的表现。病变后期又可出现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的症状。遣方用药应以辨证为基础,因人制宜,随症加减。

2 益肾温经 壮骨固本

治疗骨痨注重益肾温经的方法,处方中常选用鹿角胶、川桂枝、炮姜、大熟地、炙龟版、山茱萸肉等药,以益火之源、填精生髓,以期充实肾脉,温通经络,达到壮骨固本之目的。史师认为,益肾壮骨既要滋阴生髓,又要温通补阳。骨痨毒之初期,非大温大热之剂不能化。中期,症状以阴虚或阴虚火旺为主,则益肾以滋阴为主,配合和营通络之剂,如全当归,杭白芍,紫丹参,嫩桑枝等。慎用温热之品,并可酌加地骨皮,肥知母,粉丹皮,黄柏之类。而其它患者则应以益肾温经为主治疗贯穿始终,伴有阳虚,则更宜温通补阳,可应用熟附块、肉桂、补骨脂、菟丝子之类。史师认为,运用益肾填精生髓始能强壮筋骨,使骨质固密,补阳温经通络方能从速化痰败毒,瘀散络畅,使气血调和。

3 兼顾脾胃 生化有源

骨痨以虚为本,故治疗时应始终照顾脾胃。常以益肾法补先天不足之亏,健中法益后天失调之损。方中常选用潞党参、炒白术、生米仁、广陈皮、云茯苓、姜半夏、春砂仁等药健脾补中。益肾健脾在治疗骨痨中具有主导地位,病变后期,出现气血两虚症状时,健脾养胃则更显示出其重要性。

4 组方遣药 推陈出新

在阳和汤基础上自创史氏骨痨方与史氏消散膏(外用)取效满意。基本组成:鹿角胶9g 大熟地30g 炮姜6g 白芥子、嫩桑枝(各)15g 川桂枝6g 葎草,泽漆、生黄芪、生薏苡仁(各)30g 广陈皮6g 潞党参15g 生甘草10g 红枣15g。以益肾温经,散寒化痰。若脊椎结核酌加炙龟版30g 川杜仲15g 川续断20g 制狗脊15g;胸椎结核伴截瘫可酌加晚蚕砂、络石藤、宣木瓜各30g 骨碎补15g 白僵蚕10g;伴阳虚症状酌加熟附块9g 肉桂6g 补骨脂、菟丝子(各)15g;伴阴虚或阴虚火旺症状则去鹿角胶、川桂枝、炮姜之类,可合知柏地黄汤加减;伴胃纳不香,可去大熟地,酌加制首乌20g 炒白术、云茯苓各15g 春砂仁3g;伴气血两虚可合八珍汤加减。史师在史氏骨痨方中融入葎草、泽漆大剂投入是用其抗痨,起到加强疗效的作用。

在治疗各期骨痨时,还常配合应用斑蝥蛋。再配以补五脏,安心神的鸡蛋,具有扶正消解的作用,斑蝥蛋的制备与服法:在鸡蛋顶上挖一小洞,放入斑蝥7个,隔水蒸熟,去斑蝥,吃鸡蛋,每天1个,连服30~40个。可用六一散30g煎汤代茶饮之。

5 内外兼治 提高疗效

骨痨中后期,形成漏管或窦道,脓水淋漓不尽,经久难愈。史师推崇内外兼治,应用外治法直接作用于患部,常应用其自创史氏消散膏局部外贴,以消瘀散毒。消散膏由藤黄、乳香、没药、甘松、国樟(各)240g 山萘200g 细辛90g 松香、清药肉(各)2000g调制而成。形成漏管或窦道后,则可先后应用白降丹、五五丹、八二丹等散剂粘附药线,插入漏管或窦道,以拔毒祛腐,敛疮生肌,如漏管或窦道壁组织较厚,史师常应用三品一条枪腐蚀之。三品一条枪由白砒45g 明矾60g 雄黄7.5g 乳香4.5g调制而成。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