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

1、年龄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尸检证实此过程可开始于儿童期,随着年龄增长,病变的严重性逐渐增加。临床上,男性多在40岁后出现症状,女性的发病时间通常比男性晚10年左右。

2、性别 50岁以前,男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女性于绝经后逐年增加,60岁后和男性基本相等。

3、遗传 冠心病的遗传因素是充分证明了的。如果家庭一级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患冠心病,那么他(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就增加,亲属患病的年纪越轻,他(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大。危险性增加的程度可以不同,有的高达无家族遗传者的5倍。

4、血脂异常 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及游离脂肪酸等,和一定的球蛋白结合后则成为水溶性的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目前认为,血清胆固醇升高[>5.23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3.15毫摩尔/升(121毫克/分升)]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0.9毫摩尔/升(35毫克/分升)]都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其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比率>4.5时,冠心病危险明显增加,上述比率越大,危险越大。研究发现,血清胆固醇均值每增加5毫克/分升,冠心病病人发病率则增加5/10万。

5、高血压 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标准,将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舒张压≥12.6千帕(95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改为收缩压≥18.6干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2.0千帕(90毫米汞柱)。对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提法,无论从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还是实验室观察都已得到广泛和一致的证据。据1998年1月1日《中国医学论坛报》载,收缩压均值每相差0.27千帕(2毫米汞柱),冠心病发病率相差6/10万。

6、糖尿病 空腹血糖多次>7.2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或饭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可诊断为糖尿病。已确认,糖尿病是冠心病和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成年中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冠心病发病率密切相关。一项回顾性分析提示,糖尿病病人冠心病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倍。

7、肥胖病 肥胖病与冠心病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资料都提示,肥胖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国际上常使用体重/(身高的平方),即体重指数作为衡量肥胖的标准,一般认为体重指数<30为正常,体重指数均值每增加1,冠心病患病率就增加14/10万。另外,“啤酒肚”也与冠心病有关,男性腹围/腰围比值>1.0,女性>0.9,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增加。

8、吸烟 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吸烟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同时具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更是如此。一篇关于《90年代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特点》的研究文章中指出,吸烟可使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2.2倍,使心血管病死亡危险增加21%。

9、不运动及运动减少 近10年来,美国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等或剧烈活动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不活动的人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倍,其危害性与收缩压增高(2.5)及血清胆固醇增高(2.4)近似。

10、A型性格 1950年,美国的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发现在冠心病病人中有一种特征性的行为模式,他们称之为“A型性格”或“急性子”,其特征为好争辩、竞争性强、固执、好冲动、大声讲话、动作急速、无耐心、对周围环境警觉、具有攻击性、持续时间紧迫感等,并提出“A型性格”的人易患冠心病这一假说,经过多年来的不断研究和反复论证,直到1978年美国心脏和血液研究所才宣布确认A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991年,我国对A性格与冠心病关系有关报道显示:A型性格者和那些与其性格相反的人相比,男性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前者比后者高6.33倍,女性高5.05倍。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
{__SCRIPT__}